等待夏天一场雨

傍晚,成都终于挂起风,不一会儿,就下雨了。
这场雨,我好像已经等了很久,我不记得这是不是今年夏天的第一场雨,只是觉得,很久没听过雨声了。
但这雨持续的时间并不久,下得也不得劲,才一会儿,就已经消停了。
不得不说,心中隐隐觉得有些失望。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场大暴雨,可以冲走所有的闷热,净化我躁动不安的灵魂,让整个身心得到洗礼。
毕竟今早看天气说是蓝色暴雨预警呢……结果现在乖乖变成了小雨。
而我还是在等雨,等待一场真正夏天的雨。好像只有下了大雨的夏天,才算是有夏天的滋味。这是奢侈,是享受,是眷顾。
关于雨,有太多情怀,有太多可以述说的东西。
淋雨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在夏天淋雨的感觉,2011年的夏天,我十岁,无意中淋了一次暴雨,那是八月,地上积累的雨水漫过我的膝盖,上公交车后,也能见到水灌进车里。
我没有带伞,独自一人在外,只能借陌生人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来车站接我。可惜下公交后,我和她在大雨中错过了。最终我一路淋雨走回家,那时家里的狗还在窗边等待我。尽管变成了落汤鸡,却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舒畅。
这是淋雨带来的释放感。
还有一次是印象深刻的淋雨是去年五月,高三。雨不大,本就可以不用打伞。那天是周六,其他年级已经回家,学校在雨声的衬托下格外安静。
我记得操场在雨水的沁润中,变得绿油油,像水田一样,雨滴打落在上面,就像田里小鱼在游动。我漫步在雨中,全然不顾鞋子是否被浸湿。
等到路上时,雨水在路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池,白云倒影其中,我像走在空中。
雨带给我的,是十分难得的释放,亦是内心的平静。
那天中午回到教室,我刷刷刷写下雨中漫步的感受,只希望时间永驻于那短暂的平和。
只是此时,愿望未实现,何时才又下雨呢?哪怕再下了,又何时再有过去的心境呢?
美好的心境总是捉摸不定,来无影去无踪。我只是觉得,如果下雨,或许自己就会再有那样的感觉。
听雨
高一时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两篇《听雨》印象颇深。后来,见到余光中先生写的《听听那冷雨》,心中生出万分情感。再之后,读到《虞美人·听雨》,似体验尽了人生。
“听雨”实在是一件既浪漫又寂寞的事。我喜爱雨声,其中似乎总是带点禅意,让人想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想起青城山的溪水潺潺,想起自然。
季羡林先生说,自己是一边听着窗外雨声,一边就有了灵感,拿起笔便写下《听雨》。我也试图效仿,然而雨下了一会儿就停,心境却也没达到,终不能成文。
听雨,首先是需要去听,因此所处的环境就不能有杂音,连平时热爱的音乐,最好也都关掉,否则是难以听到这自然之声的。
至于听雨究竟是在听什么,听的过程又究竟在想什么,这就由心境所定了。就如《虞美人·听雨》中写的境界那般——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空闲之中听雨声,本就是一件浪漫的事。然而这自然之声,似乎总让人觉得寂寞。
等雨
想起去年军训大搞求雨之术,拍下许多搞笑的照片,又被同学们冠名为“工大雨神”。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然而此时,求雨是搞不了的,雨神也隐退江湖了。坐在电脑面前的,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敲打着无辜的键盘,试图写出一些真诚的文字,至于能不能给他人带来感触,却是无从知晓。
求不了雨,那就等雨吧,反正雨总会来的,等到那一天,不就好了吗?
若是雨不来了呢?不来就不来吧,难道我还真能是龙王转世吗?
倘若下一场雨到来了,我要不穿鞋在雨中走一走,淋淋雨,听听雨,算是完成夏天的一次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