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史
我姓阚,查阅资料以后才知道“阚为小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前一百姓,但阚氏得姓于上古阚国、春秋大夫,足可令子嗣后孙引以为傲,精进神奋。”看到这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在小学之前,我并没有“珍稀姓氏”的感觉,因为我的家乡就叫阚庄,在这个偏远而宁静的村庄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姓阚。曾经我问过村里以为年迈的老人,他曾说过,我们这一族是逃难过来的,至于从哪来的,是逃什么难,他也不知道,这样悠久的事连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也无从知晓,其他的事,更无从考证了。以下是度娘给出的答案 “阚氏来源有三种说法:最为可信的一种是出自蚩尤,在中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中为部落首领、领袖人物者。《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高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而说蚩尤姓阚,所以后代亦姓阚,并于每年十月祭祀蚩尤。此为开姓鼻祖,子孙敬仰至上。”
不过,这种说法更是追溯到了上古时代,我是不愿意去相信的,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我内心抗拒是蚩尤后代的想法,虽然也不一定是真的,但叶落归根,想必蚩尤有很大的可能是葬在了自己的家乡……哎呦,想到这里,貌似更加证实了我,是蚩尤之后的观点。其实,蚩尤也是上古部落的首领嘛,骁勇善战,响当当的“中华三祖”之一啊!(实践证明,人类总是爱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句话绝对是正确无误的)
说了许多无从考察的史证,总归是给自己找到了可能的祖先。在历史长河的绵延中,由于各异的原因,阚氏家族零散分布,查阅哪方资料也没有聚居山东的痕迹,也佐证了我们“是逃难”而来的观点,但,血脉为缘,岁月为鉴,五十万蚩尤之后是不会忘记我们的。有一篇简文当中提到,“阚氏各族的分支如果能够看到,请留下分支简介和地址,以团结精进,以耀阚之族荣!”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与我并不算亲近的事,原因就是在这里我只想主要写一下我的五口之家的发展历程,因为…… 我的爷爷奶奶辈的事我知道的并不多,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我从小就不和他们有多亲近。家史不能胡编乱造,总不能写我的爷爷奶奶过世了,以此来搪塞,之所以以这种方式来引入,一方面是我不情愿张口去问,另一方面是这也算是我的家庭里贯穿的老辈思想。因为我知之甚少,因此在这里我只交代我的小家的变迁。
我有两个姐姐,都年长我许多,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妹。1999年,我的妈妈嫁给了我的爸爸,2001年,我出生。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超生是会有惩罚的,一是交罚款,二是父亲母亲分别要关进拘留所。听妈妈说,所长人很好,有时还会给这些关在拘留所的妇女分火腿肠什么的,经常陪她们闲聊,因为她们毕竟不是犯人,只是把我们这样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有人来家里带走我爸爸,那是我大概2,3岁,听我妈妈说,我大声喊着,“我爸爸没在家”,爸爸妈妈谈起那段往事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都是为了我的到来。
后来的日子平淡且幸福,一开始爸爸在这附近干活,后来就是外出,慢慢地生活越来越好,2007年,我们搬进了新家,那时,我上一年级。2009年,大姐出嫁,姐夫人很好,待我最好,那年,我9岁,姐夫一来我家我就吵着要他拽着我的手蹦高。2010年,我的小外甥出生了,慢慢地这个小家伙一口一个小姨的叫着,十几岁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心。2016年,二姐出嫁,现在有一双儿女。后来,最疼爱我的姥姥去世,我再也没有姥姥了……姥姥一生育有7个儿女,各个都很孝顺,妈妈是女孩里最小的一个,姥姥格外疼她,也很疼我,姥姥一家在附近很有声望,一方面是因为儿女都很有出息,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的姥爷曾是村支书,是个廉官,听人说是父老乡亲们提出要把姥爷调回来给老百姓做主的,但是,我从未见过这位别人嘴里正直有威望的姥爷,直到现在一提起我姥爷的名字,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回想起这位老人。
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变化寥寥数笔是写不完的,就到这里吧,所有的幸福与不幸都会沉默在历史长河里,只有时间是不可抗拒的永恒。时间,又怎么可能用笔写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