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章的园地
在早之前,每日写作都有一主题,顺着思路铺展开,说一说事情,就完成了。但最近自己的思路非常纷杂,写起文章反倒找不到了方向。
思路纷杂的原因之一在自己同时写长篇。不停地搜集资料,脑海中构造情节,人物,世界。每天可能只写出一点,但脑子泛散开,全是构思的世界,很不容易再集中精神写短篇。把精神回过来,写完短篇了,长篇的构思又断了,还得续上,吃屎一样难受。路遥写《人生》时候,情不自已,大晚上跑路灯柱子下自说自擂,模拟人物对话,把旁人吓地不轻。我既想写长的,又想写短的,还不想失了智,自己太贪了。
讲道理的文章,读者可能读着不厌烦,但自己写多了过了新鲜劲儿,就不愿再提笔了。整天就是那几个破道理,换着花样登场,世界要真能靠那几句屁话缕清,天下早太平了。写的多了手就顺了,这不是一个好的讯号,因为写作很可能从表达感受变成玩魔术,耍花样,读者觉察不了,但自己知道都是花里胡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实感而写作,同样不知其可。手越顺,越得抽自己耳光,让自己清醒。还有紧跟时事的文章,今天这件事,明天那件事,说实话,作者怎么可能每天都慷慨陈词,那不得疯掉?细看那些每天都评论时事的,除了流水账就是摆弄金句,拿几句前人的道理,用神秘性的解释来忽悠读者,天天如此,这是把读者当猴耍。写一堆烟雾弹的文字,然后摆上嚼烂了的道理,从作者的角度,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呢?
短篇的篇幅与自己的想法走不到一起。另起炉灶,按照论点来写,即使不说新鲜感,自己也觉得亏。脑海中纷纷的想法还排着队呢,再酝酿新感情,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而且表达纷扰的想法,短篇的结构和字数也不允许。把想法都引出来,那文章成了诗歌散文议论电影音乐的四不像。
文章可以写长,但自己又患得患失。每天写短篇习惯了,突然改了写作方式,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写太长读者累怎么办?还是保守一点好了,就写固定的短篇,收益看得见……或者学老子的《道德经》,把想说的话浓缩再浓缩,万字的东西缩成千字。但自己怎么可能有这个水平,要真浓缩,得花多长时间来弄这个短篇?一般讲,文章从酝酿到写完修改发出,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不能花太长,否则其他事没工夫做了。假如要浓缩,我得先写一万字的出来,然后拼命删减,删减不满意了再重改,想来想去,这一天的功夫都要搭进去。海明威一个小说最后一页改了49次。我也是个强迫症,要认真修改文字那估计走不出来了。记得学前班老师让我们写拼音字母,写一页。我比照着书上的标准字体,写不完美就擦了重写,一节课就写了几个满意的出来,老师走过来,我冲她开心地笑,她扇了我一巴掌:“一节课你都干什么去了!”
人的烦恼从不间断,我既想写好,写舒服,把想法都表达出来,还要在有限的文体字数框架内,不多花时间。如此设想,绝对不可能实现,那怎么办,只能生闷气,感时伤世,郁郁寡欢了。写到此,我都忍不住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