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共舞 · 拍根黄瓜消消暑
夏天来了,拍根黄瓜消消暑吧。
淋点儿芝麻油,浇点儿老陈醋,切几个小红尖椒,拍几颗大蒜,撒一小撮炒芝麻。最后,尽情地搅拌吧。
脆生生,凉津津,又辣又酸的拍黄瓜,佐粥也可,单吃也行,实乃夏天必备。
没有试过拍小黄瓜,一般是选择传统带刺儿的黄瓜,能切片美容,也能拍碎解馋的黄瓜。
将黄瓜切成两半,脊背朝上,抄起菜刀就拍。有时候遇上很嫩的黄瓜,力度没掌握好,拍的汁液四溅,还得手忙脚乱去收拾厨房和自己。
在长沙念书那阵子,常常跑泡菜铺子,为的是那些泡在玻璃坛子里的各式泡菜。平时常见的蔬菜,切切剁剁,泡在坛子里就提升了档次。透过坛子,蔬菜的颜色更纯粹,再混着铺子里飘荡的酸辣气味,唾液拼命地分泌,不吃都不行。
黄瓜被切成长条,沉在坛子里。拿着不锈钢夹子,伸到坛子里去夹黄瓜。黄瓜滑不溜秋,总要费点劲儿才能夹上来。
选好的泡菜通通倒在不锈钢大圆盆里,老板娘熟练地倾入各式调料,最后操着长筷子快速地搅拌。随之,酸味混着辣味源源不断地飘出来,引得腹中馋虫大动。最后总要来一句,要不要花生米?要不要加香菜?
要,都要。我们点头如捣蒜。其实,花生米寥寥几粒,香菜大多是切碎的叶子,聊胜于无。
我常常拣泡菜里的黄瓜吃,因为它体积比较大,吸收调料的速度比较慢。我自己不争气,吃辣的能力毫无长进,只能吃那些辣味较轻的食物。
凉面也是夏天的最爱。
烫熟的碱面晾凉,浇上特制的酱汁,拌匀,最后夹几筷子黄瓜丝放在上面。食堂里的凉面,虽然简单,分量也不多,但却是我们夏天的粮食兼零食之一。
夏日上课最难熬。老师昏昏欲睡,我们晕头涨脑。挨到下课,连忙去占领食堂,远远就看见黄澄澄的凉面堆在盘子里。
可惜,大师傅在夹黄瓜丝的时候,好像不会使筷子一般,分量少的可怜。接过凉面,铺在上头的黄瓜丝,仿佛凭肉眼就能数清楚有多少根。
凉丝丝,脆香香的黄瓜丝与又酸又辣的凉面真是绝配。天气最热的时候,我们待在食堂,就在凉面窗口旁边的简易餐椅上,一碗接一碗地吃凉面,吃到尽兴为止。
北方在立春有吃春饼的习惯,把黄瓜丝等各式馅料裹在面皮里吃。我虽然没有吃过春饼,但也试过将黄瓜切丝,与红萝卜丝、木耳丝、千张丝拌在一起吃。说起千张,还是切丝更好吃。
黄瓜洗净,咔嗤咔嗤咬着吃,又跟吃西瓜不同。黄瓜吃的更多是那一口脆爽,西瓜则喜欢吃沙瓤的。
有时候黄瓜放在冰箱里冷藏,又忘记去吃它。过了几天,冻成黄瓜冰棒子。切开,已经被寒气侵蚀,吃不得了。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现在,地下水已经不敢再直接拿来冰镇瓜果。以前的老井渐渐没落,青石板爬满苔藓。冬去春来,生生灭灭,苔藓的荣枯已经追随自然的脚步。在老井还是十里八乡的水源时,苔藓只能在缝隙里委曲求全。
为了避免黄瓜被遗忘在冰箱里,又想吃冰镇黄瓜的时候,就把黄瓜泡在冰水里。虽然冰水比不上天然的井水,但吃起来总是安心一些。那入口的甘甜爽脆沁凉,因为有过那样的味觉经历,至今没忘。
暗自欢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家的小猫 (1人喜欢)
- 烧水事件 (1人喜欢)
- 读书日记-《总有人会让你想起》:回忆的感动与丰富,才是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