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无不为——人间失格读后
外出培训,8天,带了两本书,一本《人间失格》,一本《长安十二时辰》。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想看很久了,特别是经典语录: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充满了遗憾之美,迷之诱惑,加上作者本人神奇的一生,以自杀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林林总总的,总之没阅读过他任何书籍的我脑补出的太宰治是一位有才的神秘作家。
看过一些日本作家的书,可能因为同属亚洲,地域相同,加之日本文化吸收了很多中华文化的原因,日本作家的书看起来都很顺畅,但也能深深感受到日本人特殊的执着与认真。太宰治的书一本都没看过,看完之后的感受:原来疯子和才子结合在一起的人写出的书看完会让人如此膈应,立刻决定他的书不用再看第二本了。
文字的流畅和结构反映他的确是位文笔很好的作家,将各种负面能量用不同的用词和修辞表达出来也是没谁了。看了一半便想起佛洛依德的理论:人有生本能,也有死本能。并不是之前人们理解的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其实人也有求死的本能。求生是人类进化中遗传基因里自己带来的,求死是后天各种事件导致的,基本都在幼年时代。
叶藏便是这样,各种作各种伤害自己,酗酒,吸毒,甚至简单的和一个认识没多久的女人相约跳海自杀,他没有因为爱,并不是想要殉情,只是单纯求死。为什么会这样,我在书中找到为数不多的文字,家中佣人的骚扰,父亲作为政府要员而疏于对子女的关爱,不善于表达爱和温暖的方式,文字很少,看到这里又想起佛洛依德说的,不要听他描绘的多的那部分,重要的往往隐藏在轻描淡写的那部分。就好像这些人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一样,殊不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却慢慢演变成对他无法治愈的伤痕,这伤痕与日俱增的溃烂,生根,深深长在他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作用下的他一直带着面具面对所有人,包括对父母,最终他封闭了自己,为保护自己挡住了所有的伤害和爱意,他没有将伤害转化为反社会,这些作用力朝向了自己,最终深深陷入死亡的本能里。只有在一些女人那里能够找寻些许温暖与爱。但这力量太过薄弱,无法将他拉出自己制造的牢笼中。文中几乎没有提到母亲这个角色,可见叶藏从小就没有感受到什么母爱,所以成人后的他同样不知如何关爱他人,对身边人都充满着敌意,文中男人的描写都是不堪与龌龊,女人的描写反倒唯美与温暖,能看出他对母爱是很渴望的。但他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只会不断伤害自己,最终被送往精神病院,去到他该去的地方。
都觉得他的这本书很丧,在我看来很有教育意义,原生家庭的无意伤害可以将人生来就有的求生欲望生生磨平,磨平后种又将死的本能之种一点点浇灌成树,枝叶遍布全身,生出死亡之花,花败了,生命也随之枯竭。
看完整本书想起去年看到林肯公园主唱自杀的新闻,想起他自己说的:我一直很努力,但我实在无法撑下去了。他自杀后再听他的歌,看到歌词,感受到一个人孤独的与自己的死亡本能顽强的做斗争时的痛苦与心酸,再锻炼时便不再听林肯公园了,这个曾经走上摇滚巅峰的主唱依旧无法阻挡幼时遭遇的伤害,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跟太宰治很像。
这个世界,面对自己,面对有些事,不是自己执着坚持就一定会胜利的,我讨厌蛊惑人心的鸡汤文,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大白话而已,甚至根本就有毒,讨厌关于自律的文章,毅力是可以耗尽的,干啥都自律纯属自虐,而且不可能长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倒戈的更快,更夸张。这跟所有戒烟失败的人复吸后烟瘾更大的道理类似。我还是钟爱老子说的,无为,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