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一篇综述的感谢
6月1日忽然接到导师通知要写一篇论文和一篇申请书。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有些复杂。一方面庆幸自己终于有事情可做了,终于不用在浑浑噩噩的过的很焦虑。但是又担心我在家里真的有时间或者有心情去学习看文章吗?事实上,有导师的压力在,我完全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我会不会没有动力。因为知道家里学习很难,时间有限,所以从布置任务开始我就开始紧张起来,刚开始觉得时间多还可以轻松一些,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时间不够,需要自己一点点的去挤时间。我就干过为了挤一点时间早上5,6点钟就起床,11,12点睡觉的事情。但是依然每天挤不出太多时间。还有一次我和老妈发脾气了,生气他不能给一些时间给我,本来进入状态就很难她却总是打扰我。经过这次我终于让我妈正视了我学习的重要性,到了后天我才有大把完整时间去学习。
在寻找学习动力和争取时间的过程中,有一些些感悟。在疫情期间呆在家里的这半年时间里我虽然心里想要振作但是却没有行动,导致自己很焦虑。但是当导师给我压力,时间紧迫。我的行动力就被逼出来了。我觉得这次是,我心里一直想要振作但是在家里舒适的环境里,自己自制力的有限导致我并不能真的有行动力。由于光有想法但是就是实践不了,导致我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开始否定自己导致恶性循环。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后,我说服自己接受自己去融入环境让自己好过些,放弃让自己有行动力的挣扎。安逸的活着。直到这次导师布置任务的压力让自己内心正能量的激发出来,又有现实压力对自己的约束和推动最终自己才能够完成任务。
我总结:
1.我有振作的想法但是没有行动力,需要外界给我压力。如果外界没有压力我就会让自己融入环境让自己活的不那么拧巴。为什么我的内在动力是别人给的,而不是自己想要变得更好自己给自己动力呢?我自己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为什么那么薄弱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干扰而进入舒适区?
2.我在与妈妈争吵的一次争取时间,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去抱怨别人不体谅我们,是我没有告诉他们我的难处和不容易,没有让他们意识到那对我的重要性或者打击。当爱我的人知道我的难处后会去体谅我的。而别人体谅我以后我也要去照顾和体谅别人的不容易。
我不太愿意去向别人表达不满和内心和别人相反的想法,但是我的行动却让别人不明白我为什么不开心了,莫名奇妙很难相处。我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即使和别人相反也要表达出来,生气也要表达为什么生气,而不是生闷气。我可以表达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去和别人相处,如果和人相处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会很难受。
接下来就写一些自己写综述的感受吧!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即使看了很多别人写综述的经验。但是轮到自己时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别人的方法只能用来参考和填补自己的缺失,却不能完全适用自己。
第一步找全文献
刚开始我在自己看中的比较重要的几篇文章中找到参考文献,然后将所有参考文献放到EXCEL中找到重复的文献,将重复率最高的,年限最新的文献去下载当做自己的原始参考文献,将文献全部导入Endnite。
第二步预览文献摘要
在Endnote中预览文献摘要,将文献按主题分类并在Endnote中做笔记,有条件的可以分别记录他们的影响因子。
第三步搭建综述文章框架
看别人的中文综述,建立自己的文章框架,大小标题
第四步粗读和精读文献
我比价蠢几乎精读了所有文献,非常耗时间。其实完全可以粗读和精读相结合。根据自己的综述大纲选择相关方向的文章阅读,相关性强的要精读,相关性弱的要泛读。一般我们初学者都无法把我明确区分精读和泛读。所以要精读重点文章相关性高的论著文章,论著的介绍和讨论中,有很多基础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相关的疾病的罗列,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找到参考文献,去判断是否精读,会方向性强很多。
快捷步骤:找到重点论著的介绍和讨论的内容,把相关内容填充到综述大纲的相应位置,并做编号留下参考文献标记,然后去根据参考文献找全文章,区分精读和粗读。
第五步做笔记
在精读和粗读的过程中,粗读就是仔细读摘要,觉得重要就在读一读结果活讨论。精读就是细细的读摘要,介绍和讨论。并将上面翻译的的文字全部都复制到onenote中当做笔记,并根endnote中的编号进行编号。并在endnote和PDF文件上留下大致主题记录,便于后期查看。在精读中觉得重要的段落记得标记
第六步填充综述
在精读过程中在onenote中做的笔记直接复制到综述中,细细的看,删除自己不需要的留出精华出来,并编号标记
第七步整理综述
当填充完,文章的字数非常多,此时根据别人的中文综述的结构,和每个标题下面的具体逻辑来修整自己的文献。按照别人的逻辑来整理自己文章的逻辑。断删减。刚开始不要在endnote中编号,一旦改动就会有改变。在添加参考文献的时候可以先不把编号删掉。这个整理综述的过程其实很繁杂。需要很长实践,一句话一句话的去推敲他们的逻辑。整理完必然依然会有很多文字,所以一定还要后面再修改。
这只是我的初稿,等成型还有很久的路要走。
上面就是我写论文的经验,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也是在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