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开了家菜鸟驿站
5月初蜂巢事件开始发酵,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蜂巢增加了放置时长到18小时,超时收费。
6月1日小区门口就开设了菜鸟驿站,收件人快递免费存放时长1个月,营业时间早9点至晚9点,人工存放。而且我猜肯定也给快递员比蜂巢更多的优惠。 我记得2016年的时候菜鸟驿站还只是挂在附近商店,收件人去取需要1元。那时候快递量应该还没现在多,而且蜂巢都还没有。
对于我来说,正常上下班蜂巢影响不是特别大,在楼下也不远就顺路了,特大的东西也放不进,不担心重量问题。但是周末就不方便了,周末在家,即便快递柜有提醒需要提前联系用户,但是快递员也不会联系而直接投递。
它的根本问题是快递柜的机制只是对于快递员有好处,而还没有挖掘出对收件人来说更多的价值。
菜鸟驿站即便延长时间也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要多绕那么一小段路呢?然后还要拿着上楼?被互联网培养起来的收件人的便利不可能轻易妥协被改变。出于对于快递员的同情或者体谅对于市场是不利的,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突破。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牛奶即便倒掉都不免费给人们了。
所以我觉得菜鸟驿站的冲击并不会很大,但就是让人感觉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蜂巢应该占了快递柜差不多40%多,但是负面舆论一出,竞争对手就抢占市场,猜一猜中环花苑门口是不是立马也像这边一样开了菜鸟驿站。这种速度我即便作为用户方我也有点难接受,速度快,应用傻瓜式只会让我越来越傻.......北野武说的有多少人会去想或者探求这些应用背后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呢,于是少部分行业人员越来越聪明,大部分用户越来越傻。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更接受不了,不够敏捷快速响应创新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了。嗯,大多数时候我觉得我是”闪电”,还是傻傻的,哈哈。绕回来,速度的背后又是资本和人才的竞争,阿里两块都已经如此雄厚,触角在行业越来越深,在国内有一天会造成行业完全垄断吗?更多的中小企业未来怎么办呢?国家的扶持只是杯水车薪吧。行业里至少都要两个大头,势均力敌,矛盾才能推动不断向前进步。危机,危险也充满机遇。蜂巢受到冲击说不定就拓展了更多用户价值,就成长了。
我好一本正经,严肃脸,哈哈。不过都是大块的浅浮想罢了,随笔,无研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