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的心理咨询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篇文章会很长,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看,包含自己3年来大概的一些感受和体验。
1 那无比沉重的过去

或许创伤总是离不开家庭的。
大概5岁前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但是他们总是会发生一些争执。
每次在发生争执或者说要发生争执的时候,会告诉我,你先到外面玩一会儿。
我很好奇也很害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是按照他们的吩咐出去玩。
5岁后很多时间就是和妈妈一起生活了。
那时候爸爸在县城里谋生。
那时候生病是真的多,特别是在冬天和过年期间,真的是没有消停。
好几次过年前都是在医院度过,直到接近过年,才从医院出院回家。
而奇妙的是,也只有生病住院的时候,才能感受爸爸妈妈那种一起的关心。
妈妈也很辛苦,一边上班,一边要照顾我。
而与妈妈的相处中间也有很多不愉快的经历。
直到现在记得很清楚有两次很委屈的经历。
一次是家里的电扇的一个按钮坏掉了,到现在也是怎么不知道坏掉的,非说是我搞坏的。
理由就是“屋里只有两个人,不是我弄坏的,当然是你弄坏的啦”。
明明不是我弄坏的,偏偏说是我弄坏的,心里那个委屈和不被信任的感觉,直到多年后才排解掉。
还有一次,是冬天在喝药,类似于感冒冲剂那种,天气冷。
装着热水的玻璃杯会在室外,杯子的外壁上会凝结成水珠,留在石凳上,非说是我自己不想喝药,故意把要给弄撒了。
当时还不懂那些物理的常识,否则就知道如何反驳了。
那种愤怒和不被信任一直到成年后都深深埋在心底。
小学6年的时间里面,很少有家庭3人一起团聚的时刻吧。
每当过年,别家的人都是团团圆圆过年的时候,我最渴望的也是这样,可是从来也没有被满足过。
中间他们的争吵一直在持续。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胆小,害怕,小心翼翼来源于此,因为一直以来不太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整日担惊受怕没有想过明天会怎样。
于我
只能是好好学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似乎这样才能挽救他们的婚姻。
现在看来这是将如此沉重又几乎能把我压垮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上。
这么一路走来,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感受了。
很累很累,一点点都不敢放松。
高中那时候更是压抑到极点,每次班里排名都是倒数,很是焦虑。
上了大学,那种状态也一直持续存在,本科毕业不敢踏入社会,那样就接着读,硕士阶段一样也是很焦虑。
就这么一路被焦虑和恐惧推着或者迫使往前走。
没有谈过恋爱,交过女朋友,没敢向谁倾诉过内心的那些悲痛。
一个是因为自己自卑,一个是因为两个人相处,是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两个人相处的事情。
每天的状态就是把今天给全力应付过去,无法期待明天会是怎样,或者未来是怎样。
甚至有同学说我处于抑郁的状态了。
因为我连今天都会应付的很费力。
每一天都过得很累,别说明天了。
全被恐惧和不安推着走,害怕这个做不好,害怕那个做不好。
2 意外选择去咨询

直到17年的春天,我实在是不想经受这样的状态了。
就在一直关注的网站上看到了心理咨询,因为总觉得自己很不顺,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我想轻松一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毕竟当时还在校园中,那时候难以想象以这样的状态进入社会会是怎样。
也不想这么痛苦的过下去,就想试试这个办法。
而这一开始,竟然坚持了3年。
记得在刚开始选择咨询师的时候也有个小插曲发生。
刚开始选择了前两位,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但是他们迟迟没有回应。
最后选了一位年纪稍比前两位大一些的女性。
没想到她的回复是那么快。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在简单通过交流之后,大致定了第一次面谈的时间。
这就开始了咨询的故事。
刚开始几乎每次都很紧张,都会哭泣,倾诉完自己经历的那些痛苦,那些忽视,没有得到的那些爱。
面对父母在家中争吵那种被撕裂,长久的压抑状态。
似乎得到了一丝丝喘息。
内心的那些伤痛是试着去触碰,总有不舒服甚至不想触碰的感觉。
可是每次进行完,整个人都是舒服的,就似乎是每一周,我可以自己找一个地方,就像一个树洞,去诉说那些满是悲伤的故事。
可以稍微自由的倾诉了。
当时每次坐地铁跑到一个固定的咨询室里面去做咨询,感觉像是暂时从当前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那种感觉至少是,我可以在有点窒息的生活中,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或者可以停下来50分钟歇歇脚,也让自己的内心稍微休息一下。
以便有精力应付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或许就是这一次次,一丝丝喘息的空隙,慢慢挺了过来。
那时候正值硕士研究生阶段,压力和焦虑充满内心,担心各种事情做不好,担心被嘲笑,担心不能按时毕业。
更是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不知道家庭的路在何方,更不会想到自己能够去恋爱和不如婚姻,这些对我来说不可能的事情。
把自己的各种担心和恐惧,家庭的批判倾诉出来,这也是第一次,也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在当时的状态下,也就是心理咨询能够让我把自己内心的各种恐惧说出来,能够把自己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担心说出来。
因为足够安全。
似乎这就是疗愈。
我甚至觉得自己不正常,从不敢和别人生气,一是怕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真的生气,我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那种井喷式爆发愤怒的力量。
这种感觉太令人害怕了,这个愤怒的力量太大了。
我能想到的画面的直接就是,拿着各种工具进行暴力反击。
3 这个是个缓慢自然的过程 可能没有办法加速

慢慢的……
我把这些脑海和心里的东西说出来。
没敢去做的事情。
连说出来的语气和表情,都愤怒的不得了。
别说去做这个事情了,我觉得那一定是有不好的后果的。
不爽的时候,甚至和家里人对着干。
在咨询室里说出来,会好受些,但是依然愤怒。
愤怒的力量依然会堵在胸口。
后来,我慢慢明白,愤怒的处理和释放,是功课也是过程。
我在咨询师那里试着表达完自己的愤怒,多次以后,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了,才能在生活中试着表达出来。
在咨询师那里就像是在练习,提供了相对安全,温和的环境,让自己的潜意识或者意识觉得说出这样的话。
虽然不够安全,不利于自己的生存,但是可以试一试的。
中间也有无数次想过放弃,因为我觉得咨询师已经无法完全理解我了。
无法理解我心里各种想法,也很讨厌体验到这种不被理解的状态。
中间一度特别爱看心理相关的书籍,大多是国内的一些心理从业人员写的。
最最开始是想通过看书来看能不能解决和疗愈自己的内心。
一方面又有些好奇,想知道自己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这样难免会出现自我对照的情况。
一旦看到一些真实情况的描述,就会觉得自己的状态,还是要走的路很长,就灰心丧气的不看了。
所以开始在看,一旦看到自己内心中未曾触摸的伤痛,就会立马停下,不看了。
看书是有帮助的,也不好说具体帮助有多少,刚开始最好是不要自我对照,心想我自己就是那种情况,该怎么办啊,又陷入很焦虑的状态。
这背后其实是自己想尽快摆脱这样的状态,一个是不想再次经历这样那样的伤痛。
一样也会陷入想要咨询师尽快给一个建议的状态,因为实在不知道在现实具体生活中这个选择该怎么做。
但是咨询师师不会给你一个具体的建议的,会帮你分析这个事件,帮你看清楚事情的全貌。
虽然身处局中人的我,很难看清楚整个事情的全貌,才会觉得身在局中,能够把事情看得清楚,也是一个很强的能力了。
放在之前只会是更情绪化,更冲动去做选择。
最终需要明白的是,面对生活,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同样要承担后果和责任。
现在能和那些最亲密和信得过的知己朋友,打开心扉聊一些过去那些伤痛和折磨我的事情。
个人的状态也相较于以前,更自由和轻松一些。
到现在敢把自己的伤痛写出来。
以前很自卑,现在也有自卑,觉得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在做心理咨询,会觉得他们会不会觉得这孩子心理有问题啊。
那种背后议论的画面让我心里不舒服。
那样的议论和压力会令人难以承受。
我渐渐接受了另外一种观念。
正如曾奇峰老师大致说的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放在学习谋生和生存的技巧上,其实如何好好活着,有质量活着也是一门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到现在我把自己大致的经历写出来。
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成长或许是一个点滴聚集的过程,像水滴石穿,像聚沙成塔。
选择走在成长的路上。
愿意接受一些挑战,并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其实我们都在努力成长。
最后想说
请允许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耐心,请允许留给自己另外一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