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下的人可太难受了
6.7日,阴天,周日
今天过的还算充实,早上是看剧模式,B站上的辉夜大小姐和JOJO还挺好看的,就是不喜欢追更新,像JOJO这样完结的看起来舒服多了,四十多集咋就不能整一起跳过片头结尾呢,碎碎念。

剧里还出现了3DS,马车8和黑魂3,看来用户有重叠啊,或者作者就是喜欢游戏,玩梗?
昨天领到了OW的资格,今天下载战网试了试,要是国内的Origin和uplay有这效果多舒服,该死的墙。游戏可太棒了,我已经遇到好几个长期运营游戏有这样的怪相:玩家说的都是坏话,但其实玩了之后并没有他们形容的那么差,这些玩家少说玩了几百个小时,多的数千小时。
这款游戏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长期的相处不断地放大了小矛盾,积怨已久的情绪在社交网站上广泛传播,给人一种很烂的错觉。但对我这样的新玩家来说,有数十小时的良好体验,都很满足了,当我感觉味道越来越淡时,我就准备投身下一款作品了。这么类比,似乎明白在感情上不断追求新鲜感的人其实也很享受爱情,甚至比长期相处的人更幸福。
我仔细地玩了一下午之后,缺点也慢慢浮现出来了。以后我就随便打打PVE开心开心,玩肯定是玩不好的,网络这么好,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今天倒是有个轶事,我和朋友聊这个游戏时,他直接把账号密码发给我,说至少半年不会用,让我随便玩,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适,先记着吧。我顺手看了下魔兽世界的价格,对我这样的新人单机玩家来说,有点贵了,75元可以买一个老单机游戏,还能放很久,不用急着马上玩。月卡制就是给我上了发条啊。
命运2,我看了下宣传语,动视花了重金制作的网游,我印象里高成本的网游好像是失落方舟,没想到欧美厂商对这网游这块还舍得花这么多钱,这钱做手游能挣10倍吧,不过棒鸡也不会作践自己做烂东西,看了他们从halo一路走来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制作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半夜3点回到家后,还有时间读书,并把这些书融入到了halo里,这个沉默寡言低调的光头大哥真是太厉害了。
新手指引不太好,看了半天攻略,还没打多少,游戏做的很不错,看到老玩家普遍是1000小时,嫌内容少,我还是把两个DLC内容打完就撤吧。动视暴雪这家公司口碑越来越差了,但游戏的质量可比腾讯强多了,能够靠着自己的产品线撑起一个平台,我明白老PC玩家心中的自豪了,小众的CRPG当然代表着游戏艺术的高峰,但让高质量游戏走进千家万户的是暴雪,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啊。
把虚幻5的演示画面看了一遍,听了机核电台讲了一些内容,闲着没事就琢磨下这玩意,发现了一个不太显眼的事实。视频演示里提到两个技术很厉害。
直接导入模型。当年是微软提出了HD概念,多边形面翻了一倍,如今虚幻5画了个大饼,似乎模型可以无限精细,这个饼如果能在2025年实现也非常厉害,那不仅仅是游戏行业,甚至影视行业都愿意这么干,成本降低的不止一点半点啊。支持影视素材导入,不需要烘焙法线,视频里用的素材来自Quixel Megascans,而这家公司被epic收购了,用虚幻引擎使用就不用付费。

全局实时光照,也就是光追,这个技术在软件层面R星的Rage应该已经能做到,其他的各家也会跟上,但epic真的像全世界秀了下肌肉,坐上了商用引擎行业的王座。
这家公司看起来财大气粗,其实每一步都狠狠的踩在steam身上。我既从这家平台上占到了便宜,也被低价背刺了几回,极乐迪斯科只要30块,真是太便宜了。一个厂商用虚幻的引擎,直接调用免费的素材,做好了找它发行,直接上架它的平台,免除引擎授权费,只收取12%的提成。PC市场其实前几年已经半死不活了,但随着微软放弃主机战略,走向PC,epic 搅局拼命送游戏,搞得热热闹闹,也许PC挣得不如主机多,但抽成越低越好,下了院线的电影能卖一张碟就多挣一块钱,网飞越搞越红火啊。看似颓势的主机和PC行业,过的也并不如投资者所想的那么惨,而手游行业我却觉得到了瓶颈。
在B站上看了一个《明日方舟》的视频,试玩下来,最接受不了的就是我分不清这些女性角色有多少是成年的,我观察了后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这些“二次元”手游已经放弃了中式审美,完全投入了日式的怀抱,从文案、立绘到配音,你说这是一个日本工作室的游戏,我毫不吃惊。

审美的放弃,玩法的老旧,甚至还有抄袭的声音。玩家的热情非常高,如果对比腾讯的游戏,那这个游戏的细节做的确实更棒。立绘对应炼铜,抽卡对应赌.博,就这两点来看,只要照着这个模板做,就会有人买单。
我看了下,市场上这样的游戏不止一个,热度还很高。我们国.家的文化产品公司,放弃自己的审美,创造出专为“二次元”消费者打造的游戏,竟然如此普及。这种投降得来的成功和国产手游审美的失败构成了现在的市场环境,良心这个词都变得越来越廉价了,这些元素已经融入到了新一代人的审美里吗?不认识00后,真不知道答案啊。另外,这游戏可一点都不轻松,有人开外挂,也有人拼命的玩,比我玩主机游戏勤奋多了。别人爱怎么玩都行,别污染了审美啊。
有人怀念民国的知识分子,怀念那种文化的美,难道这100多年来,我们的审美就没有开出更好的花朵,而是被舶来品给扭曲折断了?想想都觉得可怕,市场上的国产审美文化品都停留在连100年前都不如的水平,在市场上根本打不赢,而市场上的公司也没兴趣打赢,有钱挣就够了。
我玩着全是老外做的主机游戏,可我最兴奋的还是听到全中文语言,看到中文字得时候啊。科技改变了这么多,而文化却倒退了,市场已经接受了这点,慢慢的无论政策如何,大家都会习惯这一点,说好听叫全球化,说难听叫忘了本。我的文化是什么,我自己也迷失了,但我希望市场上这些黄赌能消失。
之前一直觉得动森玩起来很难受,闲着没内容,忙起来没时间,但我带着愧疚慢慢的养成习惯,每天坚持浇花,总算有所进步,看着这些异色花,真是太开心了,三颗星了,慢慢琢磨怎么改造自己的岛吧


重新听了听李如一的IT公论,有些内容已经成了历史,而有些猜测已经有了定论。他的有些话现在听起来很可笑,但有些却还是很值得思考。作为一个科技圈的外行,一个没有毅力的人,他反而比现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很多人更有“知识”。
这档节目14年开始,17年结束,17年我开始听的时候已经接近尾期,没有新闻的感觉,现在重听,连网页都打不开,李如一一直追求用泛用性客户端收听,如今我却只能在一个垃圾app上找到,这个软件差到一直驻留后台都不会被杀掉,首页全是卖肉的asmr,真够讽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