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对我们婚恋观的影响
查看话题 >离婚冷静期,让结婚更冷静
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对当下年轻人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结婚需要冷静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少人对婚姻的向往,如今,国家通过立法为大家助了一攻。《民法典》婚姻篇在原来《婚姻法》基础上,增加了“离婚冷静期三十天”的规定。

但这条规定,不少“后浪”们并不买账,引来不少吐槽。
我们先来看看,《民法典》婚姻篇在以往婚姻法基础上有哪些大的变化:
1)结婚方面:不再将患有医学上不适宜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事由之一,但需要在婚前如实相告;弘扬优良家风。
2)离婚方面:增加三十天的离婚冷静期;离婚财产分割更加照顾无过错方;双方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申请离婚法院应当判离。
调整过后,结婚一章9条,而且有离婚一章17条。
总体来看,结婚的口子大了,离婚的口子小了。就像《民法典》汇报说明中所说“实践中,轻率离婚非常多,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
因此,此次法条修改的导向就是增加婚姻的稳定性。
那我们国家婚姻存续的基本状况究竟如何,稳定性究竟差到何种地步,才需要国家通过立法来确保稳定呢?
2014-2018 年结婚率和离婚率

据国家民政部的数据,2014年到2018年,我国结婚率从9.6%降到7.3%;而离婚率却从2.7%升到了3.2%。2018年办理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46.1 万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81.2 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4.9万对。
看来,我国婚姻的状况确实是出现了非常的不稳定性。
而从立法者的角度,更多的价值导向是追求社会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稳定,首先让家庭稳定。
怎样看上去,就像是为你好。但是这种导向的问题在于,家庭稳定了,社会也稳定了,但人心却稳定不了。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婚姻不易,一般情况下,小两口也不会有事无事离婚。从法律的规定来看,离婚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家庭暴力,虐待、遗弃;
2)有赌博、吸毒恶习的;
3)感情不和;
4)其他。
而感情不和中,惯称的“渣男”、“渣女”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提出离婚的,夫妻双方真正是由于三观不合,和平而又地位平等的离婚可谓少之又少。
综合来看,主动提出离婚的,则是受家庭暴力的,受虐待的,被赌徒、瘾君子侵扰的,被“渣男”、“渣女”绿的……,也就是婚姻关系中的“弱势群体”。
增加婚姻冷静期的做法,直接的后果就是婚姻关系中弱势群体离婚成本增加,至少时间成本增加了,婚姻冷静期内,另一方随时可以申请撤销离婚申请,想离离不了。
同时,也更容易让提出离婚一方(弱势一方)在冷静期内被要挟,受妥协,做出更大让步。毕竟,协议离婚外,法院判决离婚更是劳心劳力又劳神。
虽说受胁迫一方可主张受胁迫签订的离婚条款无效,但现实情况中,受胁迫的举证却异常艰难。对在婚姻中受伤的人来说,早早结束和对方的纠缠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让步就让步吧,胁迫就胁迫吧。
结果就是受伤一方,更易受伤,伤上加伤。
法制追求的实质正义,应该是向弱者适当倾斜,予以特殊保护,只是冷静期的做法,太过“顾全大局”,而少了一些人情。
所以,奉劝大家,法律规定了离婚冷静期,自己得为自己设一个结婚冷静期:自己真的爱对面这个人吗?对面这个人真的是我了解的那样吗?我能接受对方的父母亲戚吗?我能心理准备好独自扶养小孩吗?我能接受对方出轨,嗜酒成性,嗜赌成性吗?我能接受对方变成邋遢、唠叨的油腻中年吗?我能时刻准备净身出户而不至流离失所吗?我能抵抗对方的死缠烂打,毫无理由的纠缠吗?………
也就是,在结婚时,我可以和他(她)离婚吗?我能和他(她)离婚吗?
婚姻需要爱情,但,婚姻不是爱情,爱情也不是婚姻!
如果考虑好了,那祝你幸福!当然,如果放下,也请好聚好散,人生的路,长。

-
兔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7 23: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