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未来|未来婚礼工作坊回顾

何为思辨设计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
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
Speculative design (思辨设计)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师Anthony Dunne & Finoa Raby 在2013年出版的Speculative everything⼀书中所提出的概念。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思辨的本质是一种先思考后辨析的抽象思维能力。
其目的在于:
- 通过思考合理推测未来将会发生的动作(演绎推理)
- 通过辨析发现隐藏的危机与风险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我们被各种来源不明的信息所淹没,如不加以处理全盘接纳便流于人云亦云。因此思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人们正在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西方社会一度掀起一股思辨热潮。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
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所举办的公开课
场场座无虚席
当思辨性思维与设计结合,Speculative design的概念因此而诞生。这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无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设计的定义,打破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设计原则。
矿泉水包装与传统纸媒

日本设计师Yoshinaka Ono为每日新闻所做的设计,将报纸变成了矿泉水瓶的外包装。这个设计看似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实属鸡肋,但在无形中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介的关注,新闻是否只能在网络上或者被印在纸张上传播呢?印在矿泉水瓶上是不是更有利于在年轻受众之间的传播?在纸媒逐渐没落的现状,是不是还有其他新的传播途径有待我们挖掘?
思辨设计的主要点在于提出问题,看到大家容易忽略的点,尤其关注科技方向,因为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过程。但是如何使用科技是人们可以左右的事情。
我们在科技被投入使用之前,设想一下它会怎么样被利用,以此来看人们的反应。这样一来,我们真正使用它的时候可以规避很多不想出现的结果。
这就是思辨设计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思辨设计
说了这么多,部分务(geng)实(zhi)的小伙伴还是满头问号,做思辨设计到底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做思辨设计项目能够在培养设计思维的同时锻炼你的自主思考能力。

传统设计很多都是基于用户需求:
- 因为穷困地区蚊子肆虐成疾,所以我们设计出低成本蚊帐;
- 因为手机支付输密码很麻烦,所以我们设计了指纹支付...
按照往常的设计方法,这些设计像是照着用户研究结果,设计规范刻画出来,特征就是充斥着大量的“因为......所以......”
然鹅思辨设计可不是什么命题作文,设计不再只提供答案,而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人们反思现状,你才是那个出题人!
完整做出一个思辨设计项目对思维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锻炼。
&nbsp;<mpchecktext id="1590846436028_0.3739833278343604" contenteditable="false"></mpchecktext>
△点击查看线下思辨工作坊的沙雕&快乐
其次,在作品集中插入一个思辨设计项目提高了内容的多样性,无形中与那些千篇一律的产品、交互、工业设计项目拉开了差距。
作为一个在申请海外TOP院校研究生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司机,梨子对那些国际顶尖一流院校的偏好向来拿捏得精准。
比起扎实的基本功,海外的设计教育更看重学生对于设计认识的广度以及对问题理解的深度。
而思辨设计正是一个突破口。

△作品集|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剑走偏锋!

国内首创的思辨设计工作坊
关注一只梨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一只梨是国内最早引入思辩设计,并从2015年至今连续开设多场思辨设计工作坊。




顾培婕
一只梨思辨/产品设计导师
RCA 产品设计硕士
曾就职于顶级咨询公司frog

邱驰
一只梨思辨设计导师
RCA/帝国理工IDE双硕士
关注人/社会/科技间的关系
在2020年梨子的师资力量升级,特邀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助教董方舟导师开设了未来婚礼主题的思辨设计工作坊。
以中国婚礼文化为中心,为思辨的未来而设计。可任意选择婚礼文化的各个方面,想象其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课程体系依据方舟博士期间研究成果之一,以文化为中心的设计方法:Speculative Ethnography。课程将会详细介绍为思辨的未来而设计这一理念,并运用Speculative Ethnography这一工具科学地想象中国婚礼文化的未来。

董方舟
一只梨博士导师团/交互UX方向
曾就职于英国Co & Co. UI/UX设计师
(学校全奖)西交利物浦大学 博士&助教
(国家公派全奖)爱丁堡大学 design informatics 硕士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学士
佛罗伦萨大学&Polimoda 交换生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 交换生
&nbsp;<mpchecktext id="1590846436060_0.7872268560962804" contenteditable="false"></mpchecktext>
△梨工坊公开讲座 | 三观重塑,以思辨未来x文化角度审视设计
在前期举办的公开课讲座中,清华大学博士后Dr. Sara Sterling 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思辨未来 | 中国婚礼文化》的讲座当中来,她在第一周介绍了设计与文化,并参与了第八周的发布成果点评。

Dr. Sara Sterling
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系
Lecturer/Assistant professor
清华大学博士后,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博士
Ph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KU Leuven, Belgium

Dr. Sara Sterling 在《思辨未来 | 中国婚礼文化》通过事先录制音频和制作课件,分享了文化资本,创造文化,语义和文化,品牌和文化,文化中介,社会文化现象和趋势,趋势和文化实际运用,文化意识,把文化融入设计以及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
输
设计师在做文化仪式感比较强的实体产品,需要考虑到设计裙子、饰品、婚纱照拍摄方式、服务方式......
什么是在变,什么没有变,抓住核心,才能进行下一步设计。
为什么大家一直喜欢穿红色的中式礼服?为什么拍婚纱照?为什么选择简化仪式的某个环节,而保留某个环节?

学生成果
















△上下滑动查看部分学生成果

小姜 湖南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专业
作为一个之前对思辨设计一无所知的小白这次看到了一只梨的推文推送,对思辨设计这个新概念产生了兴趣就想尝试一下。过程中有时候思维转不过弯来,方舟老师就会引导我一起思考。很高兴参加这次工作坊,对于思辨设计和中国婚礼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小圳 西交利物浦 工业设计
一直有关注一只梨的公众号,看到了关于思辨设计工作坊的推送后看到topic是关于未来婚礼的 非常感兴趣~感觉思辨设计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想试一下;另外自己也没有完整地做过一个个人项目想借这个机会试一下。
以前对思辨设计没有概念 觉得是为未来设计东西总是带入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做思辨设计 然后也在产出上纠结了很久。
方舟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思维上的启发,和身边的人讨论交流敲定了喜糖这个主题,做的cultural probe也获得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另外也搜索了很多思辨设计的例子~感觉学习到了很多。

露娜 浙江传媒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我是在一位学长的介绍下认识了Tony老师加入了一只梨,幸而参加了这次的未来婚礼工作坊~
因为跨专业的原因,之前也没有正式、完整的设计一个项目,而思辨设计又不同于常听到的UX设计,所以在设计理念和实操上都会碰壁。不过在方舟老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下,设计思路逐渐变得清晰。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特别的、新颖的体验。不同于以往的从痛点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而是通过作品引导我们思考来改变生活。也遇到了很好的导师和同学

均烨 山东建筑大学 工业设计专业
我在一只梨报了作品集辅导,看公众号的时候觉得婚礼这个主题蛮有意思的。当时也在寒假,开学无望不想虚度光阴就就报了这个工作坊。
我选的主题是婚服,所以手绘成了巨大的问题。以理科生的身份就读工业设计专业,本身也缺少绘画基础,更别提服装设计了。在决定重新设计婚纱的时候,手绘以及如何掌握服装设计技巧其实都蛮挑战的。而且数位板在学校…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通过网上的视频教程研究了ps制图和用procreate绘画,过去学校里都是填鸭式教学这次提升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再有就是通过这次工作坊的学习,我理解什么是思辨设计,最开始接受起来也有点困难,没有头绪,就一遍遍和老师讨论更改,在这种一来一回的过程中收获蛮大的。

花敏|HUA MIN
一只梨博士申请领域专家导师团
帝国理工设计工程博士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硕士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生态设计硕士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辅修硕士
湖南大学机械设计学士

梁墨韵 | Moyun
一只梨纯艺博士申请专家导师
皇家艺术学院(RCA)Arts & Humanity博士在读
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Ruskin School of Art)纯艺硕士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纯艺学士
2020年一只梨的导师团全面升级,博士导师团逐渐壮大。在博士申请指导方面一只梨也吸引了拥有指导资格的专家导师加入一只梨的大家庭。
随着更多志同道合的新鲜血液注入,Designer for designer的理念将在未来越走越远。







2019 | 我们在设计界的前瞻创新实践
一只梨的优势&态度 【定位】只针对全球Top院校和企业,致力于UX、交互、服务、产品创新、人工智能等前瞻领域。
【高度】庞大的资深导师团,拥有全球顶尖院校背景,及多年工作经验。
【收费】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保值的投资,但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杜绝乱收费,甚至发起过众筹资助学员。 【理念】我们是设计师蜕变平台,秉持亦师亦友的培养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梦想。除了面试指导、作品集规划,还提供后续的职业规划,这也是为何梨学员都把一只梨当成家,愿意常来常往。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30 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