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新院》——″皇陵护卫的新村″设计竞赛作品创作分享

于5月23日下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梦农文旅设计竞赛,北区:“皇陵护卫”的新村设计作品创意交流会,由于现场交流讨论异常踊跃,原本计划下午5点结束的交流会,最终持续到晚上8点。
在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交流会的流程后,马上就进入到交流会的第一阶段:选手分享本组作品的创意及参赛宝典,然后由第九届中国梦竞赛的主评专家檀丙来和褚作勇两位老师对作品作出点评。





此次中国梦竞赛北区的惠营房村设计选题,除了对基本环境的改善要求外,还对落地性、可持续性和精神文化传承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得设计颇具挑战。
首先,我们对于选题的背景进行了一些了解,文化上,民族风俗独特,人文历史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政策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打造“生活宜居、生态宜净、生产宜兴”的美丽新乡村;在地理区位上,我们发现,惠营房村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东南侧,西北两边群山环绕,村四周多为农田且附近多以村落为单位,马兰峪镇即为周边最主要的入口流动来源,整体开放性较弱;其次,选题所给的两处场地皆位于村落边角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场地内原有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可利用性强,尤其是东北角的“袁二姐老宅”,立面细部清晰,保留价值较高。


基于上述要求与分析,我们小组确立了以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结合地域特色和传统院落布局,综合运用现代材质、结构和适宜当地的绿色建筑技术的设计理念,并对两个场地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尝试,欲为方案的切实可行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使其满足民宿的基本需求,维持“可持续”经营发展。
2)如何对现存建筑进行定位与取舍,并使新老建筑在场地内能够相互关联、和谐共生。
3)怎样去重构传统的院落空间,保留当地文化。
4)如何从设计的角度上,勾起住户内心深处的乡愁和精神上的共鸣。

紧接着,我们小组通过查找相关的规范与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1)根据相关民宿规范及要求满足民宿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客房数量,为实际的经营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
2)我们对原有建筑进行了充分的尊重,最大程度上对其进行修缮与还原,并保证其主体地位。以“古今结合”和“顺古而为”两种形式,对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进行尝试。
3)根据当地的院落特点,以四合院为原型重新构建传统院落空间,改善居住环境。
4)以集体记忆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场地内部元素进行记忆载体的筛选与提取,并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旨在通过对记忆的刺激达到与精神上的呼应。


我们的方案相对的更加偏重落地性,为此我们对其经营的模式也做了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对其客源做了一个辐射分析,我们希望最初期,他能作为附近村落、乡镇走访的落脚处;之后他能作为游客景区游玩线路的其中一环;最终,在其文化宣传与运营模式逐渐成熟后,可以吸引到遵化市甚至更远地区的游客到来。另外,我们通过资料的查询,发现民宿经营的季节性很严重,相对于夏秋两季的旺季,我们希望它在初春和冬季的淡季,能在民宿的基础上,以家庭聚餐为主导,人们可以在民宿内吃完饭后打牌、谈心、在玻璃廊边晒晒太阳。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客房数量的增加,则能保证民宿在前期有一个相对较低的投入并在后期经营时的有一个较为可观的收入。对于经营模式,初期可以独立经营为主,中后期可逐步以村委会主导统一管理,既使游客有更多的选择,也更便于民宿的管理经营。



建筑设计不应该只从建筑本身出发,而应该抓住“旧”与“新”的魂。
从乡村建筑的地理学,人文社会学角度,经济学,生态环保学,和现代人居社会学等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几点建议:
1.整体方案完整,分析比较详实,但设计理念不够突出,且院落设计风格重“新”轻“老”。北方气候寒冷,建筑在材质上过多的选用了玻璃材质。
2.文化立意不够,对主题研究上不够到位。应该更多地从乡建文创,社会实践,前期调研等工作上,凭借团队研究的力量,去深刻领会作品的立意。
3.更多地考虑乡村建设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落地性。还包括北方建设的成本,造价,经济问题。
4.更多地参与乡村实践的过程,将其中的汲取的灵感运用到建筑中。

得益于中国梦竞赛组委会组织了丰富的辅导课,并给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解答,对我们着手进行一项未曾涉足乡建的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和组员们感受到乡村建设的任重道远,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投入其中。综组委会老师们对于竞赛内容全面的分析与解惑,以及导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与点拨,令我们深受启发,使得设想的一些概念变得更为合理、可行。
“皇陵护卫”的新村设计作品创意交流会>>>>
"皇陵护卫的新村"设计竞赛作品创作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九届中国梦竞赛作品欣赏>>>>
“我”的诗和远方---狮头岭观景平台改造设计竞赛作品欣赏(一)
“我”的诗和远方---狮头岭观景平台改造设计竞赛作品欣赏(二)
“我”的诗和远方---狮头岭观景平台改造设计竞赛作品欣赏(三)
第九届中国梦竞赛辅导课回顾
第一节魏浩龙老师辅导课回顾:一个知识青年参与乡村实践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马平老师辅导课回顾:对果园乡吧主题“都市生活平衡器”的解读
第三节张颖老师辅导课回顾:对马兰峪惠营房村之“皇陵护卫的新村”详述
第四节张建新老师辅导课回顾:农文旅落地项目的创意设计要点及应避免的多发问题
第五节闫新建老师辅导课回顾:轻钢结构房屋体系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