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苦旅”
我从小在淮北平原长大,每年农历三月麦子成熟之前,就会有一场自发的聚会,我们称为“赶会”。会上除了各种游戏和小吃,最吸引人的便是脱衣舞表演和戏剧演出。脱衣舞女穿着性感的内衣在露台上招徕路人,想要看到完整的表演则要花上几块钱的门票进去,我和我哥曾经溜进去过,那香艳的场景迄今难忘。而我们家乡位于皖北,紧临河南,豫剧的影响力是超过黄梅戏。天色将黑之时,大家便早早去占座,等到天黑了下来,舞台的灯光亮了起来,台上的演员晃动的身影,婉转悠扬的音调,不断的投射在村里老少的脸上和心底。
后来搬到东北,乡下喜事的时候总是要请来二人转表演助兴的。表演的内容从流行歌曲到杂技表演,压轴的一般都是二人转表演。而这种二人转表演是不入流的,大多充斥着黄色段子。十八摸是最受欢迎的选段,无论是淮北平原还是东北平原,最原始的冲动还是最能打动人。其中会唱上一段正经的二人转,名字我是记不住的,内容也早就忘了。只是一男一女的搭配,一方手绢一折布扇再加上少了豫剧京剧那般一叹三咏的长音,听起来是十分轻松的。
乡土文化根植于最原始的生活,从贾科长的平遥古城到张尕怂的西北调子,都透露出巨大的感染力。纪德在《人间食粮》里写快乐是不设预期的,而这种朴实的文化似乎就存在我的基因里,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撞个满怀。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21951766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9 07: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