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过往的分手或离开的经历里收获了什么经验?
查看话题 >分手后哪些行为说明有复合的机会?
关于分手,哪些行为说明有复合机会,这一点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同样的一个行为,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含义未必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如果说两人分手后,数天乃至数周都没有过语言上的交流。这个时候如果对方主动和你联系开口说话,这代变着想要复合吗?并不一定。
也有可能是对方彻底的摆脱了之前的情感困境。已经完全走出了和你之间的感情瓜葛了,这个时候主动联系反而代表着挽回的希望,很难渺茫了。
很多咨询者会和我说,他最近在听旧音乐,他又去了我们以前常去的餐厅等等琐碎的细节,然后问我这是不是代表他想要复合?请切记在如果你们分手后,你想挽回对方复合,不要将希望寄托在这些,没有明确主观意图表达的行为上。片面地去理解这些行为只会让你盲目乐观,在挽回中迈错步调。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新行为主义中指出,行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影响并相辅相成。
因此不要单单依据对方的某一行为,就对结果妄下论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整体具体分析。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就从分手初期,交流障碍期,和沟通恢复期这三个阶段,来说说哪些行为代表着对方有复合的想法。

一.分手初期
在双方感情破裂的初期,就能表现出明显的复合倾向,那么一般来说就是假性分手了。双方对感情的情感粘连程度很高,感情基础比较牢固,并且造成分手的矛盾也没有涉及到核心原则问题。
这个时候想要复合的行为往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上的复合诉求表现
如果在分手初期,你发现对方十分积极的想要和你沟通,并且频繁的向你表达歉意。那么不用我说你也能看出来,他是很想复合的。
而我要说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是假性分手,但是责任在你。这个时候对方往往并不会主动向你低头,那么怎么能看出她是否想要复合呢?那就是观察他的反馈内容。
如果分手责任在你,他想要复合的时候,在交流沟通中就会流露明显的暗示性内容。会反复强调你的错误和问题所在,并督促你承认改正错误。
简单来说,在分手初期当对方语言上有强烈的,归因倾向的时候,就是他想要表达符合诉求的时候。无论是责任在他而选择的内归因,还是责任在你而选择的外归因。这都是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的体现。
而想要尽快解决问题,往往就代表着他想要复合的诉求。
2.行为上的复合诉求表现
在分手初期,行为上的复合诉求表现也是很明显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距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基于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而产生的应激模式。因此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往往意味着双方的感情关系越贴近。
如果分手之后,你发现他频繁的出现在你的周围和视野中,在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会不经意间的靠近过来。这说明他还没有习惯和你拉开人际交往之间的距离,还习惯于双方互相存在于生活圈中的感觉。
当你发现他总和你走一条路,总坐在你附近,总是和你身边的人聊天的时候。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他行为上想要复合的诉求体现。
二.交流障碍期
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战期。很多挽回的文章都会推荐通过断联来拖过这段时期。因为会发展到冷战阶段,往往代表着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问题冲突比较严重,不是简单的沟通能够解决的。
1.交流障碍的形成
所谓交流障碍期,即是指在经验认知基础上进行独立的,自我情感构建构建过程中,遭受情感挫折之后,通过自我的心理防卫机能产生的一种应激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在感情受挫后,产生的对对方的抵触心理和负面情绪。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指出,行为是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反射。人在情绪波动时,会与引发起变化的环境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从而进一步形成固定的认知和对应行为。
你越是频繁的去沟通交流,对你积累的负面情绪,形成的反射便越严重。这会导致双方的感情愈加疏远,进而使双方走入一个逐渐恶化的死循环。
但是光靠断联是不行的,相信很多处于断联阶段的人,都很迫切的想要知道现在是不是重新复合的机会,对方有没有想要复合的想法呢?这里我们依然从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1】. 间接的语言讯息收集
如果对方主动打破断联状态,和你沟通交流,并主动提起情感问题,那自然是想要复合的表现。但并不是说,对方只要不主动沟通就不是想要复合。
即便是交流障碍期,你仍旧可以通过他周围的人,了解他的言语内容。甚至他的微信,QQ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内柔,都会揭示他的想法。当你看到他在某一时间段内,频繁密集的表述对过往感情上的思念时,那就说明他想要复合。
【2】.控制性行为特征表现
交流障碍期行为上的复合诉求相对而言,就简单直白的多。如果说言语上这一诉求表的的核心要素是“思念”。那么行为上表现的认知核心,就是“控制”。
当断联一段时间后,他想要和你复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控制欲。如果用通俗的说法那就是“吃醋”。
你会发现他总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参与你与异性的交际关系,时常性的做一些具有宣誓主权意味的行为。比如向你周围的人展现他对你的了解,或粗暴的干涉你日常用品的选择。
当你察觉到他试图去影响你的日常生活时,那就代表着他想要复合的诉求了。
三. 沟通恢复期
最后就是沟通恢复期,这个期间与前面两个时期相比,虽然没了交流的隔阂,但是却是最难判断对方行为是否具有复合诉求的。
因为这个时期,双方之间的感情已经从心里隔断时期中走了出来。不管对方是否具有挽回的诉求,他都不会刻意的去回避你和拒绝你,这就使得一切缺乏了对比性。
比如说,当一个人一直对你不好,或对你十分冷淡。那么当他试图亲近你的时候,你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对方态度上的转变。然而当双方的关系趋近正常的时候,你就很难差距出对方进一步想法的诉求。我们常说,互相熟知的青梅竹马很难成为恋人,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上称这种现象为近因效应,后来的陌生刺激总是比原本的熟悉印象更加的令人敏感。因此沟通恢复阶段,通常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没有察觉到对方的复合诉求,一个是错误的把对方普通的行为当作复合诉求。
那么在沟通恢复阶段阶段,哪些行为才算是有复合机会的表现呢?
我们依然可以从语言和行为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1.交流方式上的表现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想要和你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时,他的言谈举止间都会和别人有明显的不同。
尤其是在交流过程中首先他会偏向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更偏向于展露自己的深层想法和情绪变化。在言谈过程中,会频繁的从你这边寻求认同。从更多的细节上你能明显的感觉到不同的地方。
在交谈的内容上,他会迎合你的兴趣,和你分享有关未来的展望和规划。用词上也会偏向一些亲密性较高的词汇,和迎合性的词汇。能感觉明显的,迁就你的感觉。
2. 行为模式上的表现
如果在恢复沟通之后,他有想要复合的意愿,同样在行为上,也会有相对的表现。而这些行为都是是非具有指向性的。
这里要说的是,不要将非指向性的主观行为,理解为想要复合的信号。诸如听什么歌,去什么地方,用了什么你曾经用过的牌子的商品。只有具有指向性的亲密行为,才是表达其内心想法的证明。
例如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给你送一些小礼品。主动帮助你处理一些较为私人和棘手的工作,以及和你有一些超越普通朋友的日常互动,比如拥抱暖手等行为。
当你发现,他频繁的进行以你为指向目标的行为,并且名且区别于他身边的其他异性时。那就证明他将和你的感情放在了一个,超越普通感情的位置上。这就证明在分手之后,他仍旧很看重你们之间的情感维系。
这个时候,如果你主动出击复合,那么成功率自然会很高了。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并不是说你发现了这些复合条件的行为,就能够确定他一定是想要复合。在感情方面,一定要切记不可盲目冲动。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就如何判断挽回的成功率做一个完整的分析。
我是尔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动力学及精神分析取向,咨询时长800+小时。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