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口水强迫患者的痊愈故事 | 来访者说
口水强迫是一类比较典型的强迫症状,患上口水强迫的人往往会想在社交场合极力克制吞咽口水的行为,而因无法做到,感觉焦虑不安。这类患者觉得咽口水会被周围人注意到并且影响到其他人,这让自己感到很尴尬,所以,越想调整越调整不好,非常容易陷入自己的逻辑陷阱。
今天的“来访者说”要为大家介绍木木老师接待的一位口水强迫症患者小肆(化名)的痊愈故事。
小肆从小就有强迫倾向,小学的时候有反复洗手等强迫行为,高中的时候开始有了穷思竭虑的毛病,但直到大学才被口水强迫的问题纠缠住。
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一次和室友的吵架中,小肆无意间咽了一次口水,顿时生出一个感觉就是“咽口水很丢人”,从此以后他开始刻意调整自己吞咽口水的行为,可是越想控制出现的问题就越多,不但和室友之间谈话时感到不自在,甚至在上课时、教室里上自习时,也会受到吞咽口水行为的干扰。
小肆说:
“我老是咽口水,有时候严重有时候轻,还是会害怕咽口水,把咽口水当做一种问题。我如果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担心我一咽别人也咽,有一段时间特别绝望,特别难受,特别害怕,特别担心。我每天去体育场跑步,当人特别多的时候,我想咽口水了,会不敢咽。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咽口水别人听到会特别丢人。”

就这样,一直到今年,他已经是大四毕业班的学生了,面临着升学考研、就业的压力,可他还是无法从对吞咽口水的执念中解脱出来。
也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无意中,他听到了喜马拉雅平台上木木老师的森田疗法课程,重新燃起了求治的欲望。当他刚刚听到老师喜马拉雅上的专辑《强迫症自愈|我用森田疗法治强迫》之初,他学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实践原理,并且起效很快,一下子让自己从对症状的执着中“活了过来”。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顺其自然”的状态了。于是,他预约了老师的一对一咨询,咨询中,老师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他:
小肆说:
“当时第一堂课,您跟我讲的那一句话真的是触动我的内心了,就是‘你一直想好,但是你又解决不了。如果你一直走不出来该怎么办呢?’就是这一句话点醒了我,完全的打破了我要好的那种追求,那才叫顺其自然,走不出来就走不出来了,难受就一直难受吧”
在第一次咨询之后,小肆调整了自己的实践方向和目标,不再苛求自己一定要改变什么,也不再陷入完美主义的逻辑怪圈里去,虽然刚开始实践起来有些不适应,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一点点他发现生活的天平在慢慢向他自己这边倾斜。他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小伙子了。
“我打游戏的时候一紧张,会一直咽口水。要是以前的话,我可能就会分析它怎么又严重了,怎么口水又多了。
但是这段时间,我不去分析它了,不去再想口水为什么又多了,为什么有的时候好了有的时候又严重了,我不想了,接受这种状态。我咽了别人咽了就咽了,别人受我影响了就受我影响了,我没有办法,这就是自然的,我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口水强迫症患者要想克服自己的梦魇,和其他强迫症患者面临的挑战和关键环节本质是一样的。要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不要总是陷入自己的回避怕和焦虑感的惯性模式里去。
小肆怕丢人,所以他努力压抑和调整自己吞咽口水的行为,可是越调整遇到的挫败越多,也对吞咽口水的行为越发地敏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他能暂时忍受不去解决吞咽行为带来的强烈焦虑,我知道这很难,但可以一点点尝试,那么小肆就可以打破恶性循环,摆脱“求而不得”的魔咒。
木木说: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是什么呢?我觉得幸福就是平衡自己的内外矛盾冲突,能够达到协调一致。最痛苦的事就是求而不得,总是想得到什么但是又得不到,这个很痛苦。
所以说能够平衡自己的内心,比如和痛苦拔河,拔不过就拔不过吧,妥协了,反而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其实就是要我们学会认识自己,改善对自己苛责的个性和生活态度,这才是根本。”
小肆做到了,在自己被强迫症苦苦折磨了10几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为自己的困扰找到了答案。他对木木老师说:
小肆说:
“老师,我真的是特别感激你,如果能早点遇到你的话,我就不会这么多年都在痛苦中生活,真的感觉你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特别特别优秀的老师,一点就通那种,让人一下子就有了方向。”
目前小肆也在以实际行动帮助还在痛苦中的朋友,通过将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体会传授给其他人,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获得进步,不再被自己的执念所禁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木木老师的公开课里,大家就能有幸听到小肆的声音了。
“我想把我的这些经历跟感悟分享给老师您的那些学生们,能帮助他们就帮助他们,如果我有时间我很乐意,因为我经历过那种痛苦,经历过那种绝望,一定能帮助一点就帮助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