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一起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当将军,他知道孙膑比他有才,就把他也召到了魏国,孙膑“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残废。”断了人家双腿,还在脸上刻字,这是让人活不下去的节奏啊。 妒忌心真是可怕,可以毁人到极致。
齐使到魏后,孙膑偷偷见了他并说服使者把他藏在车内偷渡到了齐国。齐国的田忌隆重接待了孙膑,并把他推荐给了齐威王。孙膑给齐威王讲兵法,“遂以为师”。
魏国攻打赵国,赵向齐求救,齐国决定增援赵国。齐威王打算任孙膑当统帅,但被孙膑拒绝,他认为一个受过重刑,双腿残疾的人不适合当统帅,威王就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居辎车中,作为计谋。”坐在车中,筹谋划策。
私以为孙膑这一退让很有远见。作为一个新人,虽理论知识丰富,可毕竟还没立过任何军功,人心基础还没有就坐上将位的确不合适,况且他行动不便,又怎能在战场上领军作战。如果田忌是个心胸狭隘之人,怕是又会引来灾祸,不如退居幕后出谋划策更适合他。
围魏救赵众人皆知,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魏国为报中山之仇而攻打赵国,欲夺回中山,庞涓认为中山乃弹丸之地,不如直接攻打邯郸。
赵国以中山为谢礼求助于齐国。齐威王询问孙膑有何看法?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要解开纠纷的场面不需要去直接参与,不如直接攻击一方守备空虚的地方,乘虚取势,当双方都受到制约时,局面自然就解开了。
孙子认为魏赵大战只是,精兵良将都在战场上,而“老弱疲与内”,正是一国最弱之时,“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为也。”孙膑建议田忌直接引兵到魏都大梁,趁其不备,一举进攻大梁,到时魏军不得不放下赵国回去自救。庞涓在回去自救的路上被齐国在桂陵拦截,魏师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