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录(1)什么是幸福
人生究竟是痛苦还是幸福的,这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不过可以尝试从多个层面去分析。
人是复杂的,如果幸福感建立在外在事物的基础之上,例如财富、名望、家庭,那么可以断定的是,人生不总是令人喜悦。毕竟,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期待往往落空。倘若一个人对人生中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敏感,那么可以说,人生对于这个人来讲是痛苦的。
幸福感在某种程度受遗传影响,感到幸福是一个人生来的特性,它被写在基因的遗传密码当中。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人,生就比我们中绝大多数要更容易感到幸福。出生这件事不由我们的意志所决定,或许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所在,任何一个不相信命运的人,也无法否认在生命降生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性格与身体特点,而这些都并非能依靠努力而改变。
幸福究竟是什么?它是否仅仅被局限在人体内的激素水平这一概念之上?仅仅和多巴胺、内啡肽、肾上腺素有关?回望我们短短的人生,在每一个欣喜若狂的时刻,幸福的感受是否仅仅只是体内在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仿佛沸水在锅里翻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让人们感到幸福岂不是非常简单,只需要依靠生物科技控制体内化学反应就可以了,通过体内注射药物、基因改造等等手段,来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让我们每时每刻都拥有获得亿万财富或者运动员赢得奥运金牌时的那种幸福感,但这样是不实际的,现实中那些让人感到幸福快乐的药物被严格管制,甚至贩卖他们已经被法律所明令禁止,这样的手段与人道相悖。
佛教中引导人到达至高智慧境界,所谓无上正等正觉的手段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字:离苦。试想,一个人若能摆脱人生所有的痛苦,那么在他的内在(不管别人是怎么看他的)一定拥有着无限喜悦以及平和。倘若内心不起分别,同时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甚至忘记躯体,物我不分,自然也没有了幸福与痛苦的区别。
对于佛陀以外的众生而言,既然生在社会中,就不免受到世俗的影响,我们对自身满怀期待,对这个世界也满怀期盼,我们希望包括自己这个身体在内的一切有形事物都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运行不悖。唯一能实现我们这个愿望的,只有在夜晚的睡梦之中,那是由我们头脑创造的一整个完整世界,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保证梦境中每一件事都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据说有些人能够清晰地控制自己的梦境,例如爱因斯坦常常在自己的梦境之中进行天马行空的实验。倘若现实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梦境,那么我们能否在梦中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呢?或许山河大地的一切事物不过是更高自我在头脑中的一念变现,这便是《妙法莲华经》所讲的主旨。
生而为人,我们的能力真的很小,甚至无法控制这个身体和头脑,让自己时时刻刻都保持幸福,印度的瑜伽士有一套系统的学习体系,帮助我们打造内在工程,从而能深度维持在内在和平与喜悦之中。萨古鲁在印度国内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但在印度以外的其他国家还并没能形成燎原之势。
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中,总有一些陈旧僵化的观念,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僵化的观念阻碍了每个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但它所带来的秩序与属于群体的独有文化认同是任何事物都不可替代的,这些又可以促进人们幸福感提升。无论潜意识或者表意识,头脑层面做存在的任何观念、想法、思维与看法,似乎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将本来属于一体的宇宙万物分隔成为你我他,也分成了幸福与苦痛。
在思维的层面,永远无法探讨出幸福的答案。或许永恒的幸福存在于思想的牢笼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