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一把伞的困惑
去年带宝宝到青岛玩,出发前考虑到夏季海边紫外线强烈,装备了全套防晒物品,特意新买了一把蕉下的太阳伞,这是我正儿八经买的第一把遮阳伞,以前只有下雨我才会打伞。物理防晒对我来说太麻烦。伞是淡淡的湖水蓝,小巧轻便,玲珑可爱。我很是爱惜,可是旅行返回机场那天,风很大,直接吹断了一根伞骨,伞的一角塌下来,虽然不影响使用,可实在有碍观瞻。我想着回去拿到专柜维修。
可计划改变,直接回了我妈家,过了夏天就忘了这件事,今年再拿出来用才想起来要修,打电话去专柜问,说过了维修期,只能三折回收抵扣买新的。我一算几百块只能抵几十块,肯定划不来,还是出去找地方修。
这一找就找了一个月,开始我在小区转悠,没有任何维修有关的店,只有个超市门口挂了牌子,打裤边,缝补针织。再扩大范围,到隔壁左右几个小区找,还是没有。后来一想,可能老小区会有,坐车去了最近一个面积颇大的老旧社区,仔仔细细逛了一下午,找到了修车的修空调电视的修电饭煲电扇热水器的,补自行车胎的修锁的,就是没有修伞的。回去后想想在百度搜索一下。果然找到三个。可最近的离我都有二十几公里,为了修把伞,跑那么远好像有点得不偿失。还是作罢了。
可是疫情原因,宝宝不能去商场玩,隔三差五就去公园,几次下来晒得我包公一般,下定决心要把伞修好。
周末宝宝去奶奶家,我一早起来研究路线,坐地铁五十分钟,公交换乘一个多小时,想想疫情还未彻底清除,还是决定开车,修好伞顺便去沃尔玛买菜,心理上顿时觉得不那么浪费油钱。
跟着导航走到接近目的地的路口,发现封路了,只能调头去另一头,还是封的,应该是个开放式老社区,因为疫情的缘故把路两头封住了,留了个人行通道,并设置测温扫码卡口。我只能就近找个停车场把车停了,步行进去,一进去就蒙圈了,四面繁华的闹市区还围住了一个如此破败的所在,全是低矮的棚户区,交错着阴沉的门洞,蛛网似的小路蔓延到各个角落,有的走到底竟然直接是住户的院子,吓得我赶紧退出来。墙上贴着很多房屋出租的手写广告,格子间一百六,套间两百三。还有很多小餐馆,油烟直接排在路上。我在里面转悠了很久,到最后已经忘记了来意。虽然破败,却也别有意趣,邻里之间十分亲厚,老人隔着院墙喊话,孩子们绕着回廊奔跑。阳光被路边树荫细细筛过,落在身上只剩些微暖意。
走出路口的一瞬间,寂静被车水马龙的喧嚣打破,像从另一个世界中走出。
兜兜转转,我的伞还是没找到地方修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日益改变,以前的缝缝补补变成了现在的以旧换新,很多手艺的传承无以为继。越简单的越容易被丢弃,毕竟换新来得又简单又利落,可留在旧物中的爱惜与眷恋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