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俊太郎 // 一位执着于探索人生和宇宙的“务实诗人”
“万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 宇宙正在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识宇宙渐渐膨胀所以大家感到不安”
偶然间读到这首诗,心里有股隐秘的喜悦,原来宇宙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此浪漫的诗歌形式来表述。于是赶紧查了一下诗作的来源,没错,正是日本“宇宙诗人”谷川俊太郎,现年已89岁高龄的“矮个子的秃老头”——他在《自我介绍》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二代”,他没有辜负父亲谷川彻三的期望。年仅21岁时便出版了处女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在当时的日本诗歌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之后又相继出版了《62首十四行诗》、《关于爱》等七十多部诗集,笔耕不辍,直至现在。
不接触诗歌的人或许和我一样并不知道他是谁,但宫崎骏的动漫总看过几部,其中,《哈尔的移动城堡》主题曲就是谷川俊太郎作的词。
我鲜少读诗歌,在网络上找了许久谷川的作品和采访,发现“人性”、“爱”、“宇宙”、“自然”这些意象频繁出现在他的诗歌里,却鲜少涉及社会或政治。
“我不太把自己限定在哪个政治的立场之中,因为我是一个写作者,诗歌里面分善和恶,我就是通过我的诗歌写作,怎么把善恶平衡到我的语言之中。”
一、“少年感”:对一切保持好奇与探索
谷川俊太郎身上有种奇异的少年感,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在《春的临终》中写道: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先睡觉吧,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
又比如《午夜的米老鼠》中写道:
“午夜的米老鼠,要比白天难以理解。提心吊胆地啮啃面包片,或在地下水道里散步
少年人的心往往能看到更多成年人看不到的,或者说是被忽视的东西。
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后来心中的那个孩子在一步一步的成长中被扔掉了,因为社会不是象牙塔,不允许孩子气的存在,但诗人却需要,而诗歌是他们在成人世界中得以释放心中孩子气的天地,是秘密基地。
“我写作的时候尽可能回想到自己幼年时代的那种感性,寻找那种感性,甚至找到心中自己童年的自己,是自己心中少年时候的自己,通过那种感情进行诗歌写作。”
二、“超越与永恒”:摆脱时间的束缚
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也被批评过,原因是“缺乏历史记忆与社会责任感”,简单来说就是比如某某地方发生了暴乱事件,许多或哀婉、或抨击的诗歌作品就会层出不穷,但这些却不会直接出现在谷川的作品中,他更愿意去追求事件本质的根源。
我总觉得这和我讨厌现在所谓的热点文章颇有相似之处,一旦某件事被报道出来,尤其是娱乐事件,立刻就会发现网络上或批评、或落井下石、或大肆蹭热点的标题型文章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不出门知天下事固然方便,我们在网络上表达自己,阐述思想,自然也是无可厚非。但流量至上的时代,五花八门甚至未经证实的消息被当成作品大肆传播,实在无法让人欢喜起来,能经得起推敲的作品才会永恒。
谷川在《世界的约定》中写道:
“世界的约定,在阳光斑驳的下午分别后,并没有终结,即便现在孤身一人,明天也没有尽头,你让我懂得,潜伏在夜里的温柔,回忆中没有你的踪影,你永远活在,溪流的歌唱、天空的蔚蓝和花朵的馨香中”
即使“回忆中没有你的身影”,你依然以另外的方式永存。我想,这就是谷川所追求的超越和永恒吧,他的宇宙观让他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去探索过去和未来。
三、“爱是永恒”:用爱与世界相连
谷川的作品中,“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曾问他这一生最看重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恋爱是一件小题大做的事》便是以爱为主题,收集了他以往关于爱的诗歌作品。
他在《关于爱》中写道:
“我是太阳滚过的正午,是被导演的一场戏,是被命名的闺房话,是司空见惯的黑暗,但我不是爱”
他说:“爱情就是任何时候都希望在她身边”。当然,除了恋人,他的作品中也会出祖国、母亲、女儿等形象,他毫不掩饰地赞美女性,他用爱把自己同世界联系起来。
四、“务实的诗人”:富裕的生活当然也能写诗
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诗人形象,要么是清高孤僻,要么是一贫如洗,终日忧郁彷徨。但谷川俊太郎却完全相反。
人们总是认为“忧郁出诗人”,但他完全不这么想,他不觉得贫穷和忧郁一定能写出作品,生活富裕也并不代表就写不出好作品。
“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你们应该知道诗歌是一种商品,但是在日本也存在这样的诗人,就是说诗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当然诗歌肯定是超越金钱的价值,有具备超越金钱的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的诗歌再超越金钱,你换不了版税、稿费,你可能还是饿肚子。日本也一样,无视其他写作的存在,只认为诗歌是高于一切的,这样的诗人生活都比较悲惨”。
因此,他也会接一些诗歌之外的文字工作来养活家人,富裕的生活给了他写作保障,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在创作中尽情发挥。
一贫如洗有一贫如洗的写法,生活富足自然也有生活富足的写法,这两种并没有什么差别,端看写作之人的心态。他能很好地将“诗人”与“社会人”的身份区别开来,这一点着实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