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林奚
林奚是《琅琊榜·风起长林》里面的一个女性角色,当时看到觉得真舒服,独立,有自己的世界,心中有长远的信念,拿得起,放得下。我还是太贪心,看到好的,欣赏的东西就想努力靠近那样的形象,幸好三观底子还算正,无论言辞偶尔多么消极,其实内心原动力是积极的,所以这些贪心的对美好的我喜欢的女性形象的靠拢也不算坏事,唯一就是害怕自己不定性,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没有踏踏实实去修练一种品质。不过好在我喜欢和欣赏的人,好多其实都是同一类人。
1
无远虑,必近忧。今天刚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讲任正非的言论的。看的我还是激情澎湃,内心沸腾。我看到的是一代人的家国情怀,远大的格局和战略思维。世界和国家因为这些看得到远方,相信远方,致力于为了远方的安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而让人感觉充满希望。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环境下形成的焦虑和危机意识,抑或是幸运的天生拥有。我总觉得我能看到很多远处的危险,其实也没办法证伪,我那些担忧是不是杞人忧天。但我还是总觉得那些早早的担心和别人看起来不理解的设计,至少更多可以引导我自己过一个我想要的一生,而不是跟大家一样的或者我被迷迷糊糊推着走的一生。
身边太多声音告诉过我,不要想太多了。我也因此而疑惑过,我的那些看起来不能产生价值的费时费力的选择和坚持有没有意义。但是现在看来,至少此时此刻,我更多坚定的觉得那些东西都是对的,至少我现在更多心安和平稳的生活状态是好久好久以前播下的种子带来的。
感情观上我是有坚守的,现在这个时代,犯错求刺激的成本太低了,甚至大环境在鼓励大家去寻求刺激。我其实如果非要说,也有一些资本去过那种寻求生理极度刺激的生活,至少在自己最难的那两年可以麻痹自己,过得没那么痛苦。但是我还是坚持很朴素的感情观,不暧昧,不过界,不养备胎,不乱来。年纪轻轻的好多年都过得贫乏,无聊的生活。看着同龄人分享的声色犬马的生活。但现在看来,除了在感情上起步比较慢,不那么了解男性这个群体以外好处更多。
感情观其实也很像一个脆弱的闭环,但凡有一次侥幸,不认真的对待,没有敬畏感,觉得可以随便玩一玩,反正没人看得到,其实一次就会把这个脆弱的闭环撕开一个口子,在这个口子里面你能享受到及时的一次性量比较充足的快乐,而且发现好像没有大的坏处,人都是由奢入简难的,这个口子肯定会越撕越大,而你遇到那些闪光,坚守的同类人的可能性或者抓住他们的可能性也越小。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男女之间如果只是生理层面的快乐,其实稍纵即逝,也没多大意思。更多的乐趣还是两个人互相的的欣赏,有坚守但是灵活,才能长远有乐趣吧。要遇到这样的人,你首先还是要是这样的人吧。即使遇不到,那至少做这样的人,才让我觉得像是活得像个人,动物性没有那么重,不然我受这些人才有的烦恼为了个啥,还是做个动物吗?
2
那天无聊随便听一个音频,正好讲的卢梭的《忏悔录》,一个人可以把那么隐私的自己全方位刨开给大家看,还是很不可思议,特别是怎么形成的过程,事件。我也许是愿意刨析自己的,但是那些不美好的地方,还是没那么敢真实的放到阳光下给大家看的感觉。
其实越了解我自己,也越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局限在哪里,这些局限有多么难改。
感觉最近工作上了正轨之后,其实挺多需要学习的,但好像回不去前两年那种激情了。感觉我的舒适区还是在拉框架,提点子之类的。踏踏实实的夯实地基这种事我还是觉得我很需要修练。做到所谓的真正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吧。
感情上也是,还是在依赖一个人和太过独立之间黑白游走,其实灰色地带材施正确的吧。而灰色地带的分寸拿捏,也许是太懒了,还是不能游刃有余。
这些还不够让我完全安心的地方是我偶尔焦虑,不那么安心的原因。但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对这个世界好像还有想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对现在的生活极度知足和满意的状态,我还没有体会过。但我看到谢娜的现状总感觉像那样,我前段时间工作经过好多年的努力矫正,走入我一直想要的正轨,正好工作量也不是很大的时候,生活和工作都挺轻松的。感情也正好遇到一个感觉很合适的接触对象。有过一小段时间的知足和焦虑感好像没那么多的感受。我的直观感受是,我连想法都变少了,豆瓣发的东西都少了,让我坐下来写下很流畅的写下一大段文字,以前那么简单的事情,居然都不知道从何写起,要写什么,硬写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点不满意的感觉。因为稍微的知足真的让人容易懒惰,一旦懒惰带给自己好处蛮多,好像短期的坏处也没啥,就容易停滞,迟钝,思考都很少。
所以我还是总觉得,月满则亏。还是要保持一个轻度焦虑和轻度欣喜的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吧。
今天写的啥玩意儿,自己还是不满意的,浪费了这么个好题目。
-
k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4 2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