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崇善寺 | 并州城内的大悲胜景

太原繁华的闹市深处,有一处惊世繁华的所在,便是崇善寺大悲殿。数年前骆哥陪我纵览五一广场片区太原国保时,言说此地,我不以为然。直到在骆哥的铁脚板带领下出了文庙,穿过狭窄的街道来到大悲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所在?是那种可以闭住呼吸仔细品味的三尊巨形菩萨俯视着你的景象。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包围在你的周围。我竟然发现明代程式化的雕塑也会如此恢弘壮阔,精湛无比。 崇善寺传始建于唐代,名白马寺。宋、元称延寿寺。明洪武十六年,晋恭王朱棢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在延寿寺的基础上动工扩建,历时八年,方告竣工。清同治三年,寺院被火焚毁大部分建筑,唯有大悲殿幸免于难。清光绪七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在崇善寺废墟的基础上营建文庙。至此,崇善寺原址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绝大数土地建成了文庙,唯余大悲殿成为了崇善寺唯一的遗存,留存至今。 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为明代建筑遗存,瑰丽壮观。殿内中间的神台上供观音三尊像,中间为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左边是千钵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像高近十米,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完好无损。





















大像尤其难以雕造。崇善寺大悲殿的三尊像是明代早期作品,是明初皇室造像的经典之作,为国内同类造像中的佼佼者,虽历经大火之洗礼,岁月之年轮,仍旧光华依然,是太原城中不容错过的胜迹。 大悲胜景者,真实不虚。


欢迎转发
© 本文版权归 陈吉吉CHANJIJ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