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1938.5-1938.8
仅作自用备忘,没有可读性,不是书评。
2020.6.11 1938.8.11-1938.8.31

1938.8.16 【余自三月到滇,往还于滇越路者凡九次,而投止于大东者亦四宿矣。栖栖遑遑,何补于国,何利于民,更何益于心身学问?思之怅惘。】
想到跟书友说起这本日记,讲到郑先生长沙至滇途中,每经过一地都将景色记录那么细致,火车过隧洞数都数那么清楚,她说一方面也是彼时国家危难,是以防万一将来国将不国,于是做点什么【何补于国】,留存祖国纪念。真的,想着想想就好想哭😭
1938.8.19 【明日为亡室周稚眉夫人生日,取为纪念。】😔
1938.8.20 【今日为亡室周稚眉夫人四十二岁冥寿,缅怀往昔,不胜凄恻。】😔
1938.8.27 二十七日 阴历闰七月初三日 晴 在海防 【上午至西人旅行社询船期,知三十日始有货船“太原”往沪,若稍大之船尚在九月初间。为之闷闷。】“为之闷闷”,郑先生很少描写情绪,挺可爱哈哈哈哈哈哈~

2020.6.3 1938.8.4-1938.8.10


1938.8.8 【上午读《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下午翻阅《唐律疏议》数叶,所读不多,然为近日所无,深自快慰。】

2020.6.2 1938.7.26-1938.8.3
1968.7.26 【近日读书较少,亦未作文,姑负此清闲永昼矣。今日拟将前数日心中所想作之论文,于旬日内作毕,以为四十自寿。一《附国与发羌》,二《唐代之律令格式》,三《读史札记》三五条。读《汉书》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是我本人了,“姑负此清闲永昼矣”,最近这本和三国都没看,看了《牛棚杂忆》,豆瓣删我东西,没在这里记。


1938.8.1 【忽思洗澡,乃携《唐律疏议》一册至爱群浴室,候至六时,无空位遂归。在其客室凡阅《唐律疏议》五十馀叶,亦趣事也。】
1938.8.2 【诣孟真畅谈,遇梁思成夫妇,午饭后偕出。】哇⊙∀⊙!
1938.8.3 【午与矛尘在庸道街便饭。庸道街旧称甬道上,本云贵总督衙门前之甬道也,两侧多饮食摊,今已改为店铺,价甚廉,味亦隽。】郑先生也是考据党~
【连日倦甚,思欲早睡,偶取架上《清代轶闻》读之,不觉竟一册,夜已午矣。】
2020.5.25 1938.6.23-1938.7.25
1938.6.27 【今日有人得昆明信,学校须迁离蒙自,校舍让之航空学校,当局已往宜良觅校舍。同人闻之,又为之扰攘不安。此事余在昆明尚未闻及。果信然耶?】
1938.7.2 郑先生的文章《发羌之地望与对音》《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
1938.7.3【学校决迁昆明。】
1938.7.6【陈寅恪送还文稿,为正对音一二事,并云敦煌写本字书以特番对Bod。特番疑为唐旄、发羌二族之合称,特谓唐旄,番(波)为发羌,其说甚是。】

1938.7.9 【昨夜受风背痛,伏案甚苦。】
1938.7.10【晚莘田、雪屏来,同出散步。月色极佳。】
1938.7.11【下午授课一小时,述安史之乱原因及当时河北、河南、河东情势,以为无平原常山之讨贼、睢阳南阳之拒守、太原之歼敌,则两京之收复未必如是之易也。】
【月色甚丽,数倚栏而望,不忍即睡也。】
1938.7.15【晨五时,腹痛。登厕大泻,泻后复睡。八时始起,再泻。十时复泻,以为将大病矣。大年予以妙灵丹,食之后竟未泻,药力之效欤?】
【下午授课一小时,述肃、代以后之财政。余去年南来过晚,仅上课四星期而放假。来滇上课复迟,通计前后不足十六星期,是两学期之课仅上一学期也。故今仅授至肃、代,而腾越疾驰,已非学子所堪。余之竟日备讲授之储,不暇读他书,亦以此也。下周后即将考试,此课拟即以杨炎两税法为止,其馀俟补授矣。下课诣莘田。四时半史学系开教授会,余下年决授清史、清史研究、史传研究,其南诏史从缓。】
1938.7.17【九时往菘岛,北大国文系欢送毕业同学。余以持志、求友两事勉之。往时欢送会多以努力学问相劝勉,今日膺中、莘田、建功均以道义相砥砺。他人见之或将以为腐,余则以为诸生闻此,较之称颂之语受用多多矣。】

1938.7.19【七时半,校中举行献金,余献十元。】
【晚饭后莘田、雪屏来,谈献金追加者甚多,劝余增之。乃与莘田入校,增献五十元。非有争强求胜之意,聊以自恕远居后方之罪而已。】
1938.7.21 阴历六月二十四日 晴
【今日为云南之星回节,俗谓之火把节。居人然火把游行,其俗久矣,但入城一周,并无所见。】
1938.7.22 【晚饭后莘田来,同出散步。遇膺中夫妇,谓今日为正节,家家以荷花荷叶装烛,杂以火把游行田间或市街,候久之,见有持火把者,其他未之见。归。检《南诏野史》,星回节为六月二十四日,但注云“当为二十五日”,则今日是也,其谓二十四日者沿书之误。】火把节⊙∀⊙!

1938.7.25【昨晚与寅恪谈石榴入中国之始,今检张平子《南都赋》有“梬枣若留”之语,则东汉已有之,陆士衡以为传自张骞或可信也。〔若榴,石榴也,见《广雅》。〕】学者们的聊天😮
2028.5.21 1938.5.21-1938.6.22
1938.5.22 【昨夜雨独大,迄今午未停。七时起。阅译籍。九时冒大雨至菘岛,张伞沿堤缓行,四顾无人,别饶野趣,自以为画图中人也。近岛,见从吾张伞、宾四戴笠在前,择路而趣,余又为看画图者矣。】哇,所谓文人雅趣,真好⊙∀⊙!

1938.5.25【连雨逾半月,昨、今大晴天,无片云,宇宙若洗,北方未尝见此竟日蔚蓝天色也。】
1938.5.26【雪屏意欲同学法文,余亦心动。】大学毕业后几乎放弃了英语,要不要再捡起来?
【今日上午晴,下午有雨,旋止。昨夜大雨,余竟未觉。】好喜欢看写天气,很有真实感


1938.6.2 阴历五月初五日 晴 有雨
【厨人设角黍,虽不如北平远甚,北平名曰“粽子”。亦可以点缀佳节矣。】哈哈哈哈哈哈端午节,郑先生嫌弃蒙自粽子不如北平的好
1938.6.4【读《唐书·四裔传》,成唐代外族势力消长表。】给您点赞👍
1938.6.6 【膺中讲演《中国诗的前途》】搜了一下,好多这个标题的文章,可惜没找到罗庸的这篇,郑先生您咋不记一记中心思想啊,我好好奇啊
1938.6.9 【余前读《新唐书·吐蕃传》,疑发羌即西藏土名Bod之对音,近日思之,觉其理颇长,因拟参考群书,作为论文。】

1938.6.10 【下午授课一小时,述隋唐之礼乐制度及对后世之影响。】我想听
1938.6.17 【下午授课一小时,述唐代诗文书画与后世之关系。】我也想听


2020.5.20 1938.5.5-1938.5.20
1938.5.12 【八时起。雨已四日矣,今日仍不已,殊闷。】真的很喜欢看写天气
【午饭后昼寝,二时馀既觉,意犹倦,天气使之乎?】哈哈哈难得,认真用功的郑先生天天早起,也有睡不够的时候。
1938.5.13 【今日为先妣陆太夫人冥寿,昨晚枕上计之,正七十岁矣。月前函告诸儿至期上供,但未告以七十冥寿,不知家中备理如何,客中惟北望默祷耳。】
【今日读《唐书》《通鉴》,其于玄武门太宗骨肉之变,所举建成、元吉欲害太宗之谋独详,且太琐细。疑太宗即位,恐天下之议己,乃捃拾旧事,一一归罪于兄弟,犹之清世宗即位后历数诸兄弟之罪。史官毕录,盖为失之。】
1938.5.14 【昨日阴而未雨,迄夜半,檐溜大作,为之惊觉。直至今午雨始停,下午日出矣。】细想想我好像只是特别喜欢看日记里的天气


1938.5.19 【与从吾谈氏族问题,从吾以为契丹系东胡、匈奴合种。】

郑先生读的书我基本都没听过,每次看都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没文化。说起没文化今天有个有意思的事。
卡点测温扫码,没有吉祥码的人要登记。我拿着笔问大爷贵姓,大爷夺过笔说我自己来吧你们登记不明白,大爷写完,我一看,一个字不认识。我说大爷您名字我一个字也认不出来,大爷不乐意了,“我的字你要是不认识,我就怀疑你的文化程度了”😂
大爷走后,我把卡点值班的小伙伴们都叫过来,挨个考他们的文化程度,最有文化的只认出了姓。又发了几个群,Y姐最有文化,认出两个字哈哈哈

2020.5.18 1938.5.1-1938.5.4 1938.5.1 昆开道中【天气蒸郁,乘车殊苦。迄午,进炒饭半盂。下午六时半车抵开远】


1938.5.3
【余自往昆明,十二日未读一字。所谓日课,荒嬉未理,可愧之至。自明日始,参酌前定日课,改如下表: 晨:小字一百、钞古人文字,不临帖。大字五十;临汉碑。 上午:读史;隋唐五代,备讲授。 下午:读传记;《汉书》《三国志》,备纂辑史传纂例。 晚:读杂书。《云南备征志》,备纂辑《南诏书》。 以上多则三小时,少则一小时,最少须各读五页。】
之前都写作“叶”,这里写“页”了。

-
Mnnnmki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3 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