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浴都?——漫步巴斯
巴斯(Bath),城如其名,是一座与洗澡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作为居住在有着中华浴都之称的城市的我,必须对巴斯一探究竟,亲自验证一番它是否名副其实。
巴斯传说由李尔王的父亲——特洛伊人难民Bladud——在2800年之前建立,传说他那些得了麻风病的猪在沼泽地中泡澡之后竟然神奇地痊愈了。不知这个故事是否与巴斯的温泉有一些联系。随后,罗马人于公元44年在这里建立了名为Aquae Sulis的城市,兴建了一系列建筑,以及供奉女神密涅瓦的神庙。
随后,在944年,一座庙宇被建造在今天巴斯修道院的位置上,由此,巴斯发展成为一座宗教中心和羊毛贸易商业城市。直到18世纪,在Ralph Allen 和Dandy Richard ‘Beau'Nash的影响下,巴斯才成为一座时尚中心。Allen在Coombe Down建了一家菜市场,并雇佣了John Wood父子建造了一系列巴斯今天地标性的建筑,是巴斯成为了一座现代的摩登都市。
1942年,德国对英国发动旨在通过轰炸历史名城达到打击英国士气的贝德克尔空袭,包括巴斯修道院在内的一些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战争结束后,当地对历史建筑开始进行修复。如今,巴斯是大不列颠唯一一座整座城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
巴斯有温泉,也有鳞次栉比的奢华水疗中心,欧美的温泉和中国的温泉泡法差不多,所有人要穿着泳衣泡温泉,没有中国综合温泉度假村大,也不会在温泉水中加各种色素调制汤料,就是附近的人去放松兼获理疗的地方,人们希望通过泡温泉获得改善身体状况的效果。所以千里迢迢造访的游客是否要亲身尝试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吧。
使巴斯这座城市美名远扬的并不仅仅是温泉,而更多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建筑。这座城市的建筑群为巴斯赢得了世界教科文组织所评选的世界遗产之城的美名。
当你踏入这座小城那一刻就会明白为什么这座城市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城。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历史建筑的保存良好到让人感动(虽然欧洲很多历史老城保护都很好,但并不影响造访这里的人即刻获得的感动有所减少。),没有任何自以为是的现代建筑破坏和谐的美感,没有任何一处脏乱的死角与整体的整洁抗衡作对,也没有乱七八糟扩音喇叭的叫卖声。
巴斯的景点相对集中,步行可至。英国一年四季风都非常大,此行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戴帽子,不得已被狂风塑造出各种新面貌,亲人与我相认可能也要有所迟疑。四月份的巴斯介于出太阳炙人和阴雨湿冷冻以至于行人忍不住跺脚这两种气候体验之间,而我在一天内感受了一个荟萃。
离开车站,往修道院露出来的尖顶方向走,远远看到很多人在排队,那就是罗马浴室没错了,进入罗马浴室,如果没有细节的讲解,你很可能会觉得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内容与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的时间所花费的精力很不相称。

罗马浴室是一种典型的浮夸建筑——奢华而卖弄。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的罗马浴室之一。此地的温泉水温保持在46°C,罗马浴室因此而建,接待来自罗马帝国的八方来客。从两千年前开始,人们就相信温泉有治愈功效,一开始人们通过在温泉中浸泡来获得疗效,从17世纪开始,人们有通过饮用温泉水来治疗一些特定的身体问题。罗马浴室是一个小小的温泉综合体,虽然2000年前在今天看来十分古早,但是罗马人已经很会享受了,他们在浴室里泡澡,聊闲天,谈生意,吃吃喝喝。秉持现代人粗浅的孤高很难理解古罗马的辉煌,在公元4世纪,这个温泉疗养胜地吸引整个罗马帝国的人们来朝圣和享受,古罗马拥有庞大的市民阶级,这也是为什么罗马拥有上千个浴室遗址的原因,古罗马的城市整体富裕程度很高,而且也不是财富只集中在帝王手中,大多数市民都去的起大众浴室。
巴斯罗马浴室的美还在于不同古风的交错组合,从外面看,罗马式浴室的外围矗立着18和19世纪的建筑。罗马浴室综合体位于现代街道平面之下,有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神圣温泉、罗马神庙、罗马浴室和考古发现。
最大的镶嵌铅边的大浴池有1.6米深,曾经被40米高的木制穹顶覆盖。
古罗马时期将铅视作贵重金属,在罗马,贵族用铅铸的水管从山中引出泉水到家中使用,很多贵族因为铅中毒早早死去,但当时人们却认为是因为受到诅咒。古人一方面用温泉理疗希望获得健康,可另一方面因为日用品中大量使用了铅却加速了死亡。现代科学的进步之路上布满了荆棘。
浴池周围的壁龛可以盛放条板以供泡澡的人放小吃和饮料,大不列颠罗马人真的很会享受。博物馆里每天10am-5pm都会有罗马人泡澡的角色扮演节目,6月21日至8月31日期间有特别的晚间火炬活动从6pm到10pm,不仅有角色扮演看,还有酒吧活动。英国真的是能把所有地方都变成临时酒吧的国度。
大池之上的露台建造于1894年,栏杆上装点着维多利亚风格的罗马皇帝雕塑和大不列颠执政官雕塑,这些雕塑是作为罗马浴室这个景点于1897年盛大开幕的献礼而制作的。这处遗址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并勘察。
东边和西边有更多的温泉池和换衣间。两千年前,罗马人就解决了室内取暖的难题。hypocaust——一种类似地暖的设备——通过在地面下加热,给整间屋子取暖。所以离开热水池,罗马人也能在室内舒适地走动。东边的池水由一根水管从大浴室传输过去。一系列带取暖的房间在东边这块区域内被扩建,直到4世纪扩建结束。东边的浴室是女浴室,人们入浴的流程就和现在的水疗差不多,进行洗澡还有接受按摩。多媒体投影仪为游人提供了立体的动态的解说。
浴室不仅有温泉池还有一个1.6米深的圆形冷水池,罗马人早就知道如何享受三温暖了,从头到脚浸泡冷水还是很需要勇气的,通过真人尺寸的投影可以了解4世纪的罗马人如何洗凉水澡。在西边的浴室,可以了解古罗马人如何为浴室取暖。
罗马浴室里供奉着治愈女神Sulis-Minerva的神庙。泉眼每天产生117万升温暖的富含43种矿物质的温泉,古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地面每天会涌现如此多的带有治愈功效的泉水,所以他们把这个当做神仙的馈赠,神庙缘此价值观而建。
温泉被用铅管引入水槽,最终流入几百米外的雅芳河中。在水槽中考古发现了34颗宝石和一个锡制面具。
因为相信温泉有灵,罗马人将一些价值连城的物品被投进他们认为居住着治愈女神的源泉中进行祈祷和许愿,钱币,宝石甚至符咒就这样遗留下来的被现代人发现了。考古发现神圣温泉中有12000枚古罗马钱币,是大不列颠境内最大的古罗马许愿硬币遗存。所以古罗马人不仅把喷泉当做许愿池,就连澡堂也可以成为许愿圣地。
馆内还有其它值得关注的文物展出。
密涅瓦女神的镀金青铜头像是罗马浴室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因为古罗马镀金青铜雕像在整个不列颠一共只有三个。雕塑的尺寸略大于真人,还原其位置,女神的目光越过神庙的广场定格在对面的祭坛上。头像有六层金箔,很可能最里面的两层是火法镀金,外面的四层是金箔贴叶。雕塑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除了几处腐蚀,学者在雕塑的下巴上发现一个方形的切口,很可能在铸造时由于产生了气泡,工匠切掉气泡后又用其它金属进行填充。

来自神庙的另外一个藏品——带有戈尔贡浮雕的希腊式的三角门楣吸引了不止游客还有学者。学者推断根据制作工艺,门楣可能产自1世纪后半叶的高卢地区。门楣被四根有凹槽的柱子支起离地15米,门楣上的戈尔贡蛇妖怒视着正要步入神庙的人们。戈尔贡——我们暂且这样称呼——是否真的就是门楣上古罗马人想要展现的形象,还有待考证。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和论证。在希腊神话中,Perseus将戈尔贡的蛇头割下献给女神雅典娜,在古罗马神话中密涅瓦女神等同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神庙中供奉着密涅瓦女神,而雕刻拥有蛇发,其形象接近希腊神话中的戈尔贡。同时出现的两个形象逻辑上应该在神话中有联系,所以支持这个说法的人认为雕刻是戈尔贡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神话中戈尔贡是女性,可是这里的雕刻的形象更接近男性,又因为这个神庙是在英国境内,也有学者解读为这可能是本土凯尔特文化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的一个改造。
另外一种猜想认为这个雕刻的形象是水神,因为它与大不列颠神话中Oceanus的形象很相似。温泉里住着水神也说得通。

来自神庙的另外一个藏品——带有戈尔贡浮雕的希腊式的三角门楣吸引了不止游客还有学者。学者推断根据制作工艺,门楣可能产自1世纪后半叶的高卢地区。门楣被四根有凹槽的柱子支起离地15米,门楣上的戈尔贡蛇妖怒视着正要步入神庙的人们。戈尔贡——我们暂且这样称呼——是否真的就是门楣上古罗马人想要展现的形象,还有待考证。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和论证。在希腊神话中,Perseus将戈尔贡的蛇头割下献给女神雅典娜,在古罗马神话中密涅瓦女神等同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神庙中供奉着密涅瓦女神,而雕刻拥有蛇发,其形象接近希腊神话中的戈尔贡。同时出现的两个形象逻辑上应该在神话中有联系,所以支持这个说法的人认为雕刻是戈尔贡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神话中戈尔贡是女性,可是这里的雕刻的形象更接近男性,又因为这个神庙是在英国境内,也有学者解读为这可能是本土凯尔特文化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的一个改造。
另外一种猜想认为这个雕刻的形象是水神,因为它与大不列颠神话中Oceanus的形象很相似。温泉里住着水神也说得通。

巴斯荟萃了多种风格的古代建筑,除了古罗马浴室,中世纪修道院和乔治亚风格的建筑也能带给人更多了解西方建筑的角度。
巴斯修道院始建于1499年,建成于1616年,它是在英格兰这片土地上最后一座落成的中世纪教堂。二战波及了这座教堂,东边描绘了关于耶稣故事的56个场景的窗户是在二战后被修复的。石制扇形拱顶也是不同时期的产物,拱顶始建于1500年代,有一块1860年代的复制品,看得出区别么?

修道院的地板由891块石头墓碑组成,2018年所有的墓碑被撤走进行修复,现在墓碑又被重新安置回原位。教堂有一个与巴斯大学合作的Footprint计划旨在修复独一无二的石碑地面,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学习、志愿服务以及修道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另外付费,登上巴斯修道院的塔楼可以鸟瞰整个古城,登上塔楼只能步行,钟楼上有一个钟表室,可以看到钟表是如何运行的。塔楼甚至提供布置求婚现场的服务,每对情侣需要花费100£,包含香槟。不仅仅是英国,你会发现欧洲利用古迹创造产值的手段真的很多元化。
除了罗马建筑、中世纪建筑、以及一些后来的围绕着罗马浴室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巴斯最声名远播的还有乔治亚风格建筑。

离开罗马浴室,向北进发,来到圆形广场。圆形广场由三部分一共33栋联排别墅组成,别墅圆环的中心是一块种植着悬铃木的圆形草坪。圆形广场拥有不凡的几何之美,是乔治亚风格的杰出之作。圆形广场由John Wood the Elder设计,并建成于1768年。据说设计灵感来源于罗马竞技场。演员尼古拉斯凯奇曾经住在这里。乔治亚风格是一种集合欧洲各种建筑风格之大成的一种风格样式。它既有巴洛克的奢华,又有洛可可的甜美,同时诉诸于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迪奥的古典主义理念。乔治亚风格又诞生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经济上升期,建筑和文化都在经济的影响下显现出繁荣一面。所以,乔治亚风格的建筑会带给人一种虽非皇家建筑却大气恢弘匀称优美,注重细节凝聚心思的感受。

继续向西北前进,1号皇家新月楼不久就会进入眼帘。新月楼由John Wood the Oder and Younger 设计,1号也就是东翼于1767年-1774年之间建成,皇家新月楼楼群一共由30栋房子组成。建筑正面的风格体现了帕拉迪奥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楼前的草坪作为英式园林的灵魂元素与新月楼协调统一,共同营造着大气恢弘的氛围。
1号新月楼由三部分组成:后作为服务区域的一栋两层楼的东区,由John Wood the Younger建造的扩建区以及连接两个部分的连廊。无论是绿化还是建筑都被历代居住者进行过修改。
新月楼最早的租户是Henry Sandford,他于1776年开始居住于此。内战结束后,他在爱尔兰分得了一块土地,变成了富有的地主。Sandford家族发迹还依靠与当地的贵族联姻,他的父亲与伯爵的女儿结婚,而Henry本人与一位子爵的女儿结婚。Henry一直投身政治,直到1791年,直到1776年才来到巴斯居住,所以很有可能是因为健康状况不好才搬到了巴斯。后人不了解Henry一年的收入到底是多少,但反正足够富有在巴斯最好的地段租房子,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似乎就是地租,而不是农业种植。不过根据其父转让给他的租赁合约——收入每年约760英镑,相当于今天76000英镑,以及他的后代在1828年去世后全部资产估算为15000英镑,约等于今天的750000英镑的记录表明,Henry在当时并不算及其富有的人,只是能够舒适而体面生活的程度。
后世对Henry在巴斯的生活细节所知甚少,他流下来的笔记本也很少记录个人心境和生活,但是他有一个癖好——做剪贴报。当时的报纸会刊登各种内容,时事,当地生活,以及各种隐去名字的名人八卦,但因为Henry参与其中,知道主人公是谁,他会在自己的剪贴报中备注上故事主角的真实人名……作为一个地主,他很关心法律,前沿科技,他甚至记录了很多希腊罗马建筑物建造花了多少钱!
如今Henry Sandford的五世孙协助博物馆完善第一代租客的故事。(更多关于18世纪英国乡绅城市生活的故事——《乡绅进城——18世纪巴斯的上流社会人家》)
租客呈现不断平民化的趋势,在地主阶级租客之后,1号变成了公共租赁公寓,僧侣,神学院的女学生等等陆续成为这座建筑物的住客。
新月楼有很多有意思的项目,不仅有面向小学生中学生的互动教学,非常有创意的是引入大学的戏剧系学生参与馆内角色扮演,学生们直面游客,不仅锻炼了在陌生人群前表演的临场能力,还增强了命题演出的实战经验。也许这要比举办让一般戏剧爱好者犹豫到底要不要买一张戏剧系学生汇演那质量无法估计没有名角出场预期导致最后可能只有学生们的家属和朋友观看的汇报演出要有实际意义的多吧?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巴斯建筑的内容还可以去巴斯的建筑博物馆看一看,博物馆坐落在一座使用传统技术修复的乔治亚风格建筑物内,馆内有一个1:500的巴斯城市模型。
巴斯的美名远扬不仅仅因为温泉与建筑,它还是一座与文学和科学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著名的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在1801年-1806年之间居住于巴斯,从圆形广场到皇家新月楼的途中就会经过奥斯汀的间·奥斯汀中心。如果逛累了,可以在故居中的茶室里喝杯茶。
中心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馆内的奥斯汀蜡像,蜡像是屡获嘉奖的雕塑家Mark Richards在有FBI法医培训背景的艺术家和英国学院电影奖获得背景的设计师的帮助下花费两年时间完成的,他曾被委托设计2011年的皇家婚礼5英镑纪年硬币。在文化中心内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参加乔治亚风格建筑散步之旅。中心还提供租借衣服的服务,可以身穿摄政风格的盛装沉浸式体验摄政时期的下午茶。工作人员全部身着摄政时期风格服装为客人服务。英国整体吃晚餐的时间比较晚,到英国不妨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根据当地人适当调整一下,下午吃一份有三明治的下午茶,这样就不用担心晚上八点到餐厅吃饭服务员劝你别急着吃饭——先喝点酒和朋友聊聊天的窘境了。博物馆内展示了奥斯汀书中与巴斯生活有关的联系和细节,《诺桑觉寺》和《劝导》都有作家在巴斯生活过的痕迹的展现。奥斯汀虽然被一些人认为所反映的故事不够宏大,但是奥斯汀毕竟客观地展示了18世纪人们,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具体样貌,这对人类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天王星也是在巴斯被发现的。也许在科学竞赛人才辈出的年代,这样一个细节是很容易被牛津剑桥那些类似基因发现等等的传奇故事光环所掩盖,不过来看一看学院之外,一个人是如何将自己的爱好进行极致地挖掘也是一件令人受益匪浅的事情。1781年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位于巴斯自己家的花园里发现了天王星。他依靠自制望远镜成功观测到天王星,很多人参观这里之后惊讶于赫歇尔的观测工具是自制这一点,因为观测那么遥远的星球在大多数的人的印象中是需要很精密复杂的仪器。不过什么机器又何尝不是人类自己发明的呢?富有成就的研究者一定是那一方面狂热的爱好者才能做出一番成就和结果来吧。赫歇尔当年与家人共同生活在这里,房子后来被改造为赫歇尔天文博物馆,房子与18世纪时的样貌相比有所改变。这里不仅展览威廉发现天王星所进行的工作和所使用的工具,还有家居陈列,也能看到一些关于18世纪当地居民的生活图景。
如果淡季前往巴斯,文化之城亦不会让人枯燥乏味,避开夏日旺季的人潮,巴斯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和活动,音乐会,文学会,室内喜剧展演……不一而足。
更多关于伦敦周边的文化故事——伦敦四月天

关于日本的文旅故事《日本行走》——蒙古人在东京
有感于精神控制PUA——向爱而死
在尼德兰遭遇的奇葩事——我在阿姆斯特丹排地雷
-
土豆粉胡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0 11:27:4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10:20:36
-
Micha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30 18:00:46
-
Jess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4 18:55:00
-
seinste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9 01:45:43
-
彼岸浮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4 22:51:4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6 11:37:33
-
无轩而荣堂小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4 04:59:19
-
我有一个大胆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9 14:00:05
-
木叶卡卡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31 07:42:41
-
寂楽寺惟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8 20:50:28
-
L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8 19: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