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我,都是艺术家 ” |BICA Guestroom

“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是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杨德昌《YI YI》
艺术的背面是什么?艺术家是否还有另一面?
当你以为艺术家只是没日没夜的创作时,其实殊不知他们都是时间管理的真正践行家。
这一次,岛间Guestroom邀请了两位90后艺术家,带你一起翻转艺术的背面,遇见艺术家的AB面身份。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艺术创作,关于生活的不同面,关于身份/标签,他们是如何与自己,和自己battle。如何用艺术作品,和世界对话。

米雷 RayDog
“保持好奇,像孩子一样看世界”
A面身份|故事板艺术家
B面身份| Dancer




Q&A
“岛间”以下简称:BI
“RayDog”以下简称:RD
BI:作为年轻的个人艺术家,可以说说艺术创作对你的重要程度吗? RD:自从我决定要做一名艺术家之后,艺术对我来说不再只是生存的技能和养活自己的饭碗。艺术教会我的是如何把苟且的生活过成诗,教会我如何去热爱生活。 艺术创作带给我极大的快乐,灵感来自于我对所有事物的好奇,像孩子一样去看待世界并思考。我是一个故事板艺术家,但对我来说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音乐或者写作,绘画或者舞蹈,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我很感谢我的专业,它帮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BI: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 RD:我认为我最大的一件艺术品就是我自己本身。无论我是跳舞、看书、旅行,甚至是睡懒觉做梦,这都会成为我的创作来源,如果我对自己的思考都不够,那更别说我能创作出什么有意思的作品了。 我画的任何系列作品都是我成长阶段中的记录,它们帮助我一点一点成为一个更加有趣的人,我最期待的作品永远是我的下一个作品。客观来说,任何值得称赞的作品都是一定有理论支持的,learn rules like a pro, break rules like an artist. 我喜欢记录,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也一直在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让我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BI:因为也有按部就班的工作,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滴? RD:我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画画,但我会利用闲暇时间去思考,比如坐地铁或者睡觉前就可以思考故事。如果累了我会做点事情放松一下大脑,任何事情只要不用我主动思考都可以帮我放松大脑。芭蕾是可以让我身体伸展还不费眼睛的运动,加上我有一点舞蹈功底,练练芭蕾会让我非常放松且身心愉悦。


BI:你也是一位dancer,可以说说,双重的艺术家的身份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吗? RD:其实我从小都是一直在专业学中国舞的,直到高三艺考前才转去学了美术。所以决定把舞蹈当作爱好来经营。我没有特别执着的特定舞种,不过现在是在练习芭蕾,我可能没有机会去练的很专业,只是希望可以一直坚持,等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立起足尖~
BI: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嘛~ RD:我今年26岁,目标是希望30岁前可以进入皮克斯工作,35岁前可以当上动画电影的head of story或者art director。如果可以积累足够的经验,希望以后有机会做中国动画,可能每个中国动画人都有想要助力中国动画的豪情壮志吧。

大萌
“行走着,在世界各地办一场摄影展”
A面身份|公益摄影师
B面身份| 旅行作家



Q&A
“岛间”以下简称:BI“大萌”以下简称:DM
BI:可以问一下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公益的嘛~是什么契机让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DM:其实我是在大学时开始做公益的。我小时候在云南哈尼族的村落里长大,小时候有得到过别人捐赠的一些图书、衣服等,在那个时候心里种下了种子。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打电话给我说:“大萌老师,我把你给我们家拍的照片压在箱子底下,想爸妈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眼”。我当时拿着电话就泪流满面。那刻开始,我认定我要去做公益摄影,我本身没有一张小时候的照片,我不想让这种遗憾也成为别人的遗憾,从那个时候开始做公益摄影,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过。



BI:如何看待自己的公益摄影师身份?
DM:关于公益摄影师这个身份,我是很喜欢的。我觉得这是一件普通又伟大的事情。你完全没办法想象,在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地方,那些老人、孩子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
甚至有些老人想把我拍的照片作为遗照,在这之前,很多老人连遗照都是用身份证的照片。通过赠送照片的方式,让我和世界有了连接,时间忘记的,照片记得。作为一个记录者的身份,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状态。

BI:目前你的几个身份中,最令你自我满足的是哪一个?可以简单说说原因~
DM:其实这些身份、标签,大部分都是大家定义的。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作家,只是文字工作者,我不是摄影师,只是记录者。目前来说,我最满意的也是正在进行的栏目—《56种外婆的味道》。
作为发起人,我希望带着感恩去记录一个个平凡的56个民族的“外婆”,让她们成为衔接民族与民族温度最好的载体。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哈尼族后裔,我深刻意识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流失就真实的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如果我们不再做点什么,有可能真正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我一直觉得,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而愿意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关怀和传承。

BI:作为旅行家与陌生人建立信任,作为独立作家与自己独处,哪个更让你得心应手?
DM:肯定是与自己独处啦,自己独处的话,你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其实它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去和陌生人建立信任,是一种向外的过程。自己与自己独处,他是一个向内的过程,其实两个都是需要的。


BI:未来还想解锁哪些新的身份~
DM:未来的话我想要去尝试不同的方式,我一直觉得我不可能只做一些事情,我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一直想去解锁的身份是民族文化的践行者~
结语 有态度的艺术家,很酷。像艺术家RayDog,对待自己像对待作品一样真挚而专注,把生活过成艺术。也如大萌,拒绝固步自封,贩卖自己,交流世界,将每一步行走变成传递关爱的过程。 一次岛间对话,以艺术家之名,遇见生活梦想家。
感谢艺术家RayDog、大萌的内容支持❤️
文中图片/视频素材©️归艺术家所有,禁二改/盗用
RayDog个人网站:https://raylei.portfolio.site/
大萌个人公众号:大萌时间贩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