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猫粮,别再被“适口性”给唬住了!

资深猫奴在选购猫粮时往往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概念——适口性!
几乎所有的猫粮都会着力于把“适口性”当做重要的营销标签,而往往买猫粮的人也格外关注产品的适口性好不好。但随着商品粮市场的繁荣,难免会有鱼目混珠、以好充次的情况发生。其中不乏黑心厂商在配方中大作手脚。这个“适口性”的概念就不再单纯。
今天,我来为铲屎官们好好说一说这个“适口性”究竟是什么。
适口性源自营养学概念,英文为palatalbility。按照韦氏词典定义,指味道引起的愉悦,是有机体对食物的积极反应。在动物饲养中,适口性意指动物的采食效率与积极程度。
白话讲:就是你家猫爱不爱吃!
买了猫粮结果主子连看都不看一眼,这是非常让人头疼的。猫粮的生产者在研发产品时一定会想方设法提高猫的青睐程度,这就要从气味、味道、口感、营养含量等多个维度入手。
从生理结构与代谢能力来讲,猫是妥妥的肉食动物。因此从本性来说,猫咪天生对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类组织食品抱有充分的兴趣。再根据营养诉求,一些猫身体必备的营养元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这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猫的进食选择。比如,牛磺酸。

猫咪自身体内无法合成牛磺酸,这就必须要通过采食获取,而牛磺酸蕴藏在动物脏器和海产品中,这就影响了猫对心、肝、海鱼类食品的青睐程度。
然而在实际科学研究中,逻辑并不是如此简单。
在实验中,通过对猫、狗等采食反应进行评估适口性并不是完全准确的。举例:当一款口粮给没有相应采食经验的猫狗食用,获得的反馈会有突出的积极表现;但是给有相应采食经验、甚至厌恶此口味的猫狗投食同一类口粮,获得的反馈会完全相反。这种厌恶情绪的生成,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重复吃造成的厌倦、或者采食量失当造成呕吐或生病、亦或者其他不良回忆造成的条件反射。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好比有挑食习惯的你,往往是在小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对某种食物留下了排斥的印象。
因此,在营养生物化学家、生理心理学家和感官生理学家进行广泛的谈论后,适口性的概念变得复杂而混淆,变得难以被科学界定。从学界来说,科学家们往往连“适口性”三个字都不会使用。
但是对于商品粮厂家来说,适口性却是一张好打的营销牌。猫咪爱吃、吃得多这是给猫主人最直观的反馈,也是促使他们下单的巨大动力。殊不知,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
相比于食物营养性偏好来说,猫更倾向于味觉刺激的快感。

在科学对比实验中,猫、狗、鼠三种动物对食物的采食效率显示,猫以“自身营养缺乏角度来选择食物”的属性是最弱的。影响猫的采食偏好会有以下几种因素:
1. 新鲜感。给猫更换不同的猫粮,我们会发现猫咪呈现一种“喜新厌旧”的心态;
2. 后天干涉。猫本性偏好水含量丰富的食物,但如果长期饲喂“膨化干粮”,猫咪也就欣然接受了;
3. 诱食剂吸引。根据实验发现,脂肪、肽、多种氨基酸的添加可以有效诱导猫咪更积极进食;
4. 刺激性味道。猫咪的味觉敏感,尤其对苦味排斥。实验显示,奎宁溶液浓度5μmol/L就会造成猫拒绝采食,这一数字是狗的1/60。
用通俗的语言总结就是:你家的猫妥妥是个挑食、贪嘴、专爱垃圾食品的熊孩子,你这当爹、妈的如果不控制,它早晚把自己吃成营养不良。

更要命的是,很多劣质猫粮充斥过量淀粉、小麦等薯类、谷物含量,肉的含量少的可怜,至于优秀的“适口性”全是诱食剂的结果!要知道猫是不会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它们天生就不是吃“土豆”的料,长时间吃真就是在“慢性自杀”!
所以选择猫粮还是要睁大双眼,谨慎挑选,不能单纯因为一句“适口性好,猫吃得特别欢”就判断这是一款好猫粮。产品究竟行不行,价格就摆在那里,配料表也写的清楚,只要你认真读一读就能分辨好坏。
-
老太太唱情歌灬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6 0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