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类“恩将仇报”的心理分析
千万要提防那种需要达到某种目的就不惜低三下四、苦苦哀求、谄媚讨好的人。这一类人一旦得到他需要的,不仅马上翻脸不认人,多半还会诋毁、污蔑甚至“灭掉”帮助他的人。这并非他真的恨帮助他的人,而是他无法面对自己求助时的狼狈与不堪。否认帮助的价值,诋毁帮助人的人格与动机,甚至“消灭”帮助人,就可以消除了内心的亏欠感,也可以避免自己去面对自己曾经的不堪。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杀人灭口”:你的错不是因为你帮了我,而是你看到了我自己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 迄今为止,我遇到过三次这样性质的事。这三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太多相似处,因此可以被视为这类人的一个共同特征:极其自卑又极其虚荣;平日为人极度缺乏真诚,习惯伪饰,习惯虚情假意;骨子里非常怯懦,不敢坚持自己,在比他强的人面前,习惯性讨好;对他人的肯定与赞赏有种病态的需求,同时,对拒绝与否定有种病态的恐惧(哪怕仅仅是不同意他意见,他都视为奇耻大辱);他们都自认为自己道德高尚。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这就是一种非常不接纳自己、不敢面对真实自己、潜意识中极其自我厌弃的人。就好比,只有特别厌恶自己外表的人,才会恨不得将所有镜子打碎,也才会恨不得将所有见过他真实面容的人赶尽杀绝。 因此,自认为是坏人的人不可怕,因为他接受自己。最可怕的是那种明明人格卑贱、低劣,却又自认为是好人(甚至道德高尚)的人,最可怕的是不愿面对真实自己的人。他们的坏就坏在坏得不够彻底,还有那么一点是非感与羞耻心。 所以呢,很多事仅仅停留在道德分析层面是不够的。人性的复杂与幽微,非常有意思。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