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说

朋友说,你喜欢的沈从文,他婚内出过轨你知道吗?
我说,我知道呀,传说中,他因为在婚姻中地苦闷,觉得张兆和不理解他,他十分地孤独。当他遇到高青子的时候,就动心了。
朋友说,那你可以接受?
我说,出轨当然接受不了,但是,我却很理解他。特别是在结婚多年之后,我特别能理解沈老。不是说,我赞成他所作所为,但是婚姻能走一下去,是人生最难的一场修行。
童话结尾总喜欢说,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至于怎么幸福,书中从来都没有叙述过,或许作者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那些所谓的幸福感觉都是我们自行补脑 ,根据他们恋爱里的起起落落,甜甜蜜蜜所存在的期望,大多美好。
而事实是婚姻生活跟恋爱生活差之很远。婚姻是事实,恋爱是期待。
恋爱中我们有着太多的期待,即便疑问也充满了包容,只要有希望就会走到婚姻。所有人在婚姻开始时都有着无限希望,在这场不归路开启的时候,都勇敢的相信一切本身不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神奇的消失。她会变成他期待中的她,他会变成她期待的她。事实是,她还是她,他也还是他。
有人说,我们要找一个,不改变对方的人。这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一种爱不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控制。两个本来就是平行线上的孤独人,在选择走在一起的时候,就做出了改变。他为了她,她为了他。彼此的改变,有了回应才能走在一起。
或许是因为恋爱中的期待,那时的回应来的很容易。在婚姻中,最烦的就是回应。人是倔强的,我们习惯于我们自己,爱我们自己,时常的回应难免会觉得疲倦。恋爱中那些看似解决的矛盾,在婚姻里肯定是要反复,特别是在婚姻初期。初期过后,大家好了些,争吵或许少了,但是并非因为妥协了,只是较量的方式不同了,我们找到了可以接触表面痛楚的方式。
朋友问,你怎么可能忍受他那么碎。
我说,我自然是不能忍受。但是,我可以屏蔽,只要我不想听,我总有办法让自己抽身。譬如,冥想。
朋友问,你行啊!他不难受?
我说,呵呵,被发现时,自然会不好受,所以在他明白彼此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有交集之前,是不可能让他发现的。避免争吵,才是让自己在婚姻里快乐做自己的关键。
婚姻中的孤独是平常的,本身孤独的存在就是必然的。既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本就不同,那注定大部分的路是必定要自己走。不要执念,他或她会怎样,因为她还是她,他还是他。其实,婚姻最大的期待,并不是王子和公主的生活,而是当你老的时候,他可以搀扶着走不动的你,你可以搀扶着走不动的他,即便什么都不说,即便相互争吵,但是还可以继续向前。即便曾经磕磕碰碰,能一起走过一生,那算是爱吧。
在《The museum of modern love》,作者曾经写道:“ 爱可以代表很多事情。一系列的生物和化学相互作用。一种责任感。一种无形的意识常态被浪漫和外观化了。一种确保着传宗接代的连接方式。以及,一种防止孤独和维持社会结构的策略性反应。”
记得,去年去张家界的时候,看到过一张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照片。沈从文坐在金鞭溪的石块上,张兆和站在身后,那时,两个人笑得灿烂,充满着幸福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