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疾病的美术史
全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 反潮流青年聚会 ,感兴趣请在微信上加入我们8~

当512防空警报响起时,你会想到什么?声音唤起的记忆与想象,在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与塌陷的城,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形成不同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视角。
而当我们面对同一幅画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见到的,与画的创作时代的人们的所见,是否是同一幅作品?当五百年后,一千年后我们再去看,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初期,我们想到这些问题——在疫情期间,艺术能做些什么?是直击现场拍下最惊心动魄的病房离别?是记录医护人员在生死场上的抢救,悲愤的表达?是记录生活在疫情期间的普通人,仍然热爱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多可能?
我们将眼光投向美术史,作为一个“未来人”,在过去中寻找艺术家与疾病、时代的对话。

01
感知疾病的艺术
看完这个视频你是否了解艺术创作与疾病题材的关联性呢?
来试试看以下几张画,猜猜描绘的题材与哪一疾病相对应?



▼
1. 鼠疫2. 麻风病3. 艾滋病
你猜对了吗?
请想想画家为什么要描绘这些疾病?
02
建立疾病主题纪念馆
历史上这些关于疾病的艺术创作都带有坚定的立场,他们揭露现实,孕育着一种变革的力量。
请你也成为其中一员,试着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疾病的纪念馆,用记录与记忆对抗遗忘与错乱。
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试着完成这张属于你的病历单吧~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软剃刀的病例图画
▼

我们期待与你在读者群分享、讨论你的进一步设想。
跋:
好的美术往往表现人肉眼不见之物,病毒带来的疫情绝非好事情,但却是一份“硬选题”,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孽债,勃鲁盖尔、蒙克、席勒、凯斯·哈林、徐冰,或由画笔、或因装置各有各的偿还,有人因此获精神威力死而复生吗?
在古代,当人觉察病毒的严重,往往已濒临死亡的边缘,活着与死亡,哈姆雷特的那份纠结无关病毒,但诉说痛苦,而曾经的美术恰是宗教的用具,安抚人间的悲恸,人见画是要跪拜的,而“死”之后紧跟着的是“神”。如今,科学家论及人与病毒指出和谐共处才是正道,病毒并不想消灭全人类,人类亦无法消灭全病毒,大家都是各自寄生,活着或死去,在地球。
佛教重因果,讲报应,懂平衡,惠能天资,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呢?我不答,因答就是不该。然而我想在这看不见的世界,从来有两种威能,一关乎死亡,一关乎活着,亦有两种美术,一关乎死亡,一关乎活着,死亡与活着之间的那份平衡,就是善。
我想这即软剃刀想到这期的缘故。
本期开场曲:
《Who's They?》 HansZimmer
本期结束曲:
《Storm:LevezVosSkinnyFistsComme Antennas to Heaven》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后期 /编辑 /美工 /排版:软剃刀



以上平台收听请搜索关键词“反潮流青年聚会”
青年征集:凡对节目感兴趣的朋友,且有着表达的愿望,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扫码添加主理人微信进群,我们一起畅聊关于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