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后浪”
查看话题 >9岁男孩趁上网课玩手游,3天花掉17万拆迁补偿款
这个春天,但凡家里有娃的父母,几乎都没有逃过被网课支配的恐惧。
有的家长一边要做自己的工作,一边要应付孩子的学习,难免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这一懈怠,孩子就又开始作妖了。
9岁男孩上网课偷偷玩手游
四川成都的黄女士,偶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20万,只剩下了两万多块钱。
后来调查才得知,这些钱全都被自己9岁的儿子花掉了。
儿子小陈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家期间,老师让学生用手机上网课。
小陈借用妈妈的手机,下载了一款短视频和两款手机游戏。

趁着上网课的时间,小陈偷偷打赏了主播,给游戏充值了不少钱。
卡里原本的20万,是一家五口的拆迁赔偿款,也是家里唯一的一笔存款。
如今,黄女士只好联系游戏公司和直播公司协商解决。实在不行,就得通过起诉的方式,找回这笔钱。
同样,成都的胡婆婆去取钱时,发现辛苦攒下的5万块钱只剩下200多。
查看银行流水后发现,上面有很多笔支出,每一笔从几十到上千块不等,而且全都是网上支付的。
胡婆婆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没有开通网上支付,也不会使用,钱怎么会不翼而飞呢?
询问后得知,10岁的孙子路路偷偷花掉了这笔钱。
路路今年上小学4年级,因为父母离异,爸爸去广州打工,他一直跟着奶奶在一起生活。
为了打游戏,路路用学校的名义,骗奶奶做了人脸识别,把银行卡和自己的手机进行了绑定。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路路就花了5万多块:“我买装备了,五千五千地充钱,买了五万多的装备。”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这个超长待机的寒假,果然成功逼疯了一批中年老母。
也难怪很多家长们在网上哭喊:“再不开学,不是娃亡,就是娘疯。”
育儿真相:宅家50天,吵架300次
当老师们把开学通知发到班级群时,家长们的回复速度,比哪一次汇报作业都快。
以前送孩子上学,父母做好早餐,督促孩子起床洗脸,送进校园就可以自由了。
可现在,父母彻底变成了孩子的保姆,网课的奴隶。
毕竟让孩子好好上个网课,真的太难了。
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就成了全家人的头等大事。

好不容易,坐到书桌前看会网课。结果一不留神,孩子就偷偷地跑到厕所里玩手机,打游戏。
或者干脆躺倒沙发上,睡着了。
上课时要陪着认真听讲,维持纪律,下课后要辅导作业,拍照上传。作业交的晚了,还被老师在群内当众点名。
要说辅导作业,可真是个技术活和体力活。
妈妈吼着:“爸爸心脏跳动20下需要5小时,你已经成功的把你爸送走了。”

爸爸嚷着:“我的姑奶奶,我都教了800遍了你怎么还不会。”
每天一睁眼,小区里都是环绕立体式训娃。

家长们被逼疯了,孩子们也忍受不住了。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上五年级的孩子因为上网课不认真,被家长训斥。孩子不顾一切从楼上跳下。
3月6日,上海刘妈妈在家辅导作业时,气到跳河轻生。消防人员赶到时,刘妈妈哭喊着:“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就像《养育者》中父亲Paul说的那样:“很多时候,甚至愿意为他们去死;但更多时候,想宰了他们。”

繁忙的父母和叛逆的孩子,在一次次的矛盾中,陷入无法调和的冲突和厮杀。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爱和自由
面对全民网课浪潮下,黄觉和麦子这对夫妇,却选择拒绝网课。
在《天天向上》中,夫妇俩说道:
“我觉得这一辈子,可能你都遇不上几次,比如说一家几口人相依为命的这种体验。我觉得没必要管成绩,或者什么学习上进步一点退步一点。”
网课是针对所有孩子,跟着网课走,难免学习效率会降低。
于是,麦子把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整理成一门有针对性的课。这样,学习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孩子不累,家长的负担也少。

儿子小核桃今年8岁,正是学规矩的年龄,夫妇俩对他就严厉些,也制定了不少规则:
不禁止孩子玩手机,但是如果要下一款新游戏,就要从手机上删掉一款游戏,要懂得取舍;
爸妈不在的时候,不能自己开冰箱,避免孩子吃到不能吃的东西。
女儿小枣刚5岁,活泼好动,夫妇更注重对她“坚持”的引导。
每天晚上9点左右,麦子会教女儿练习芭蕾。

因为下叉比较难,小枣一直喊着:“妈妈,我不想练了。”之后更是躺在垫子上不肯联系,找爸爸告状。
任凭孩子如何折腾,麦子还是坚持让小枣把课上完:“你可以休息一会再练。”
安抚了10分钟后,女儿还是回来配合妈妈把课上完了。
学习之外,家里的活动也是全员参与。麦子在厨房做披萨,兄妹俩也好奇地参与进来。
一个往锅里放牛肉,一个往锅里撒火腿片,吃着自己做的美味晚餐,小核桃高兴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披萨。”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希望宝贝们在成长的路上,有父母的爱和陪伴,可以越飞越高,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