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帝后陵寝之文昭高皇后终宁陵

终宁陵,是北魏孝文帝文昭皇后高昭容初葬的陵寝,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盘龙冢村。
高照容(469年-497年),勃海郡脩县(墓志写条县)人,司徒高肇之妹 ,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宣武帝元恪生母。十三岁时入宫,得到孝文帝的宠幸,生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和长乐公主元瑛。公元497年,高照容在从代地到洛阳的途中去世,时年二十九岁,一说是被孝文帝的妃子冯昭仪派人杀害。高照容死后,谥号为文昭贵人,其子宣武帝即位后,追尊为文昭皇后,葬于终宁陵。
高照容先安葬在城西长陵的东南,陵墓规格卑下局促。于是在原地建陵园,称为终宁陵,设置守陵人户五百家。孝明帝元诩在位时,下诏说:“文昭皇太后,德行协和妇道,美好同于太姒,婚配孝文帝,哺育英才,而前世光辉沉沦,孤墓不合葬。先帝孝道感应发自内心,迁移未完成,言念哀伤遗憾,道义连结阴阳两界。废吕氏尊薄氏,礼仪已显明于汉代。”孝明帝又下诏说:“文昭皇太后尊崇与孝文帝相配,合祭庙庭议定名号,现命令赶快迁移,自始至终,太后当为主妇,可重上尊号为太皇太后,以同于汉晋的典章,端正婆媳的礼仪。庙号照旧。”迁移高照容棺椁到长陵墓域西北六十步处。
《魏书》关于高皇后葬终宁陵,及迁葬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其后有司奏请加昭仪号,谥曰文昭贵人,高祖从之。世宗践阼,追尊配飨。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先葬城西长陵东南,陵制卑局。因就起山陵,号终宁陵,置邑户五百家。肃宗诏曰:“文昭皇太后,德协坤仪,美符文姒,作合高祖,实诞英圣,而夙世沦晖,孤茔弗祔。先帝孝感自衷,迁奉未遂,永言哀恨,义结幽明。废吕尊薄,礼伸汉代。”又诏曰:“文昭皇太后尊配高祖,祔庙定号,促令迁奉,自终及始,太后当主,可更上尊号称太皇太后,以同汉晋之典,正姑妇之礼。庙号如旧。”文昭迁灵榇于长陵兆西北六十步。
终宁陵因高皇后入葬数十年后迁葬废弃,其具体的方位长期不明。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盘龙冢周围以北魏墓葬为多。其中有北魏清河王元怿(孝文皇帝第四子)墓(即青菜冢),常山王元邵(元怿第二子)墓,南平王元玮墓,元千(左有王字旁)墓,北魏王僧男,王遗女墓,刘华仁墓,冯迎男墓,公孙徛(应为反犬旁)墓,刘阿素墓。根据出土墓葬的情况,这里应该是北魏的皇陵区。元玮墓志记葬于景陵东山之阳。公孙徛墓志记迁葬于终宁陵,王僧男、王遗女墓志均记瘗于终宁陵之北阿。目前元怿、元邵、元玮、元千墓均在冢南,而王僧男、王遗女、刘华仁、冯迎男、公孙徛墓均在冢北。

而盘龙冢村的这座墓葬恰好位于王僧男、王遗女墓志的南石山、小梁村南。而且是这一大片区域内唯一的大型墓葬。
魏并夏二州使君公孫公(猗)墓誌:“與善不存,春秋六十有五,孝昌二年三月九日遘 疾薨于州治。萬里止相,四壤贖身,難逢不追,誰繼長泣。追贈持節平北將軍并州刺史。粵十一月十四日遷葬於終寧陵。”
《女尚书王僧男墓志》:“官由行陟,超升女尚书,秩班品三。能记释嫔嫱,接进有」序,克当干心。使彤管扬辉,故锡品二。天不报善,歼兹良哲,年六十八,终于大魏金墉」宫。上以男历奉二后,宿德者勤,又追」赠品一,赐东园秘器及辒辌车。丧之资费,皆取公给,瘗于终宁陵之北阿。”
《女尚书王遗女墓志》:“至」高太后,以女歷奉三后,終始靡愆,蔣訓紫」閨,光諷唯闡,故超昇傅姆焉。又賜品二。年」八十三,終於洛陽宮。上追愍之,贈品一,」賚東園祕器及轀輬車。奉終之具,一皆資」足。瘞于終寧陵之北阿。”
盘龙冢的名称有两个来源。
根据史料记载:初,开终宁陵数丈,于梓宫上获大蛇,长丈余,黑色,头有王字,蛰而不动;灵榇既迁,还置蛇旧处。
一种说法是,因为陵里盘着一条蛇,而古人认为蛇就是小龙,是龙的缩小版,所以这座墓就称为盘龙冢。
一种说法是,这座陵因为迁葬被挖破了,所以就是破陵冢,后来破陵冢谐音成了盘龙冢。
后高皇后被迁葬至魏孝文帝长陵旁边的小冢内,终宁陵的封土和祭祀均被废弃。
在唐代史料和墓志中经常出现有破陵的记载。
如隋朝名将杨玄感起兵反对隋炀帝,曾在破陵和隋朝官军发生激烈的战斗。


玄感被隋兵围困,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李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不如分兵拒守黄河。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杨玄感认为可行,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杨玄感不能前进。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杨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杨玄感军频频败北。
唐初名将杨恭仁的传记里也提到了这场战斗。
《旧唐书·杨恭仁传》: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
杨恭仁扫平叛乱,班师回朝时,炀帝把他召入内殿高兴地说:“我闻破陵之阵,唯卿力战,功最难比。虽知卿奉法清慎,却不知勇决如此也。”
另有三方唐代墓志,记载墓主人葬于破陵周围。
郎馀令妻李道真墓志(垂拱三年)
宣州司法参军事夫人杜丑墓志(麟德二年)
处士乐岿墓志(上元三年)
1946年,一群盗墓者盗掘了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官庄村南的大小冢中的小冢,出土了《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

墓志中有:“皇太后高氏,讳照容,冀州勃海条人,高祖孝文皇帝之贵人,世宗宣武皇帝之母也。......袱高祖长陵之右,”“后先葬城西长陵东南,陵制卑局。因就山起陵。号终宁陵,置邑户五百家。肃宗又诏曰:‘文昭皇太后尊配高祖,祔庙定号,促令迁奉,自终及始,太后当主,可更上尊号称太皇太后,以同汉晋之典,正姑妇之礼,庙号如旧’。文昭迁灵榇于长陵兆西北六十步”。”的记载。
-
soni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10 2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