笹木敦子:21年研习毛毡,构筑了梦幻奇妙的艺术世界


从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开始,我们对于神秘深海的幻想从未停止。随着不断的探索,那些造型奇特的深海生物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它们成为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外形的蓝本,也成为了日本艺术家笹木敦子(Atsuko Sasaki)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毛毡艺术家笹木敦子
1993年毕业于爱知县立美术音乐大学,毛毡艺术家笹木敦子原是油画专业出身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她仍然继续着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事业,参加过大大小小团体展览,也举办过自己的个人展。

▲笹木敦子所创作的关于深海生物的纸本作品
她迷恋于深海生物因为在高压强、高盐分的环境下所进化出的柔软躯体。想象一下在寂静的海洋深处,它们飘荡着,延伸着,呈现出优雅曼妙的线条与形状,这一度激发着笹木敦子以这些奇妙的生物为范本,创作着想象所要企及的艺术形象。
但是她没有止步于纸本上的绘画创作。笹木敦子一直思考着,艺术不应该仅局限于美术馆与画廊。她更希望艺术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拥有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去触摸与使用它。


直到她发现了羊毛这种普通且特殊的材质。说羊毛普通是因为早在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它来制衣保暖;说其特殊则是因为笹木敦子认为羊毛所具有柔软、温暖的特性与深海动物所展现出奇趣轻柔的外形有着相似之处。于是,一种浪漫想象与实用材质的结合,诞生了笹木敦子一直所要追求的艺术。

这些由羊毛创作出的毛毡艺术品可能是一个手包,也可能是一盏吊灯。我们可以将她的艺术穿戴在身上,所以被笹木敦子自己称为“Carry the art”,这意味着她当初让艺术贯穿于每个人生活的想法,在毛毡艺术之中得到了完美的实现。

虽然毛毡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美妙的柔软度,让艺术家得以创作出她想象中的海洋生物,但是作为一种已经延续了6000多年的工艺,毛毡拥有多种制作手法,看似简单,却暗含着相当复杂的工艺技术。
与传统的纺织相比,毛毡属于无纺制品,也无经纬。它利用了毛纤维特有的毡化性,在温度、压力、弱碱性溶液等条件影响下加之外力反复揉搓,正负鳞片交织毡化而成。这意味着毛毡在造型制作上拥有无限的潜能,同时也需要制作者拥有超强的耐心与毅力。


艺术家笹木敦子制作毛毡作品已经21年,对毛毡这项工艺进行了数不清的实验与研究,期间失败多少次已无从计起。唯独知道得是,每天她必须要花6到10个小时在自己的工作室与羊毛独处。为了让毛毡作品达到一种光滑结实的质地,艺术家必须要不停地揉搓压缩羊毛,通过皂洗才使羊毛毡化到极致。通常制作这些毛毡作品都要花去她至少6个月的时间。

同时得益于她扎实的绘画功底,在进行艺术作品手工制作之前,笹木敦子都会事先在草图中设计要制作的形象。有时候一些作品造型可能相同,但是艺术家会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晕染,加之全手工制作的差异,每一件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她的艺术,也为了让“Carry the art”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实现,笹木敦子创立了自有艺术品牌“taneno”。“Tane”在日语中是种子的意思。喜欢深海生物的笹木敦子同样热爱自然界中的植物,尤其是种子。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种子,只要落入土壤,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的大树。

在她看来种子虽然微小,但包裹着巨大的能量和潜力,只要时机成熟,它就萌生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这也是她给自己的品牌命名为“种子”的用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艺术终究有一天会被大家所喜欢,并于生活中使用它。

近期,我们的微店【No2A全球艺术买手店】将会入荷笹木敦子的艺术作品。喜欢的小伙伴也可以添加No2A官方微信客服:No2A002,进行咨询预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预订笹木敦子的作品
👇👇👇

-END-

-
南瓜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3 2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