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瘾 | 冲浪日记 2020年1-2月
冲浪太上头了 我感觉现在在自己就是全职搞冲浪的 其他什么学日语呀 找工作呀 一边呆着去吧开个日记记录一下自己的灵魂食糧--冲浪
2016年6月 第一次正式接触冲浪 台湾

去台湾玩的时候本来想学自由潜水 但是家长不同意认为太危险 就改成了去学习冲浪 台中不是理想的冲浪之地 但好在经过当地人的介绍 找到了位于大甲附近的冲浪店 Mr.J SurfWork

地址:Shunfan Road, Dajia District, Taichung City, Taiwan 437
google maps:https://goo.gl/maps/Qw5kpd3YhbeFebV5A
这里超级远 都快到苗栗边境了 我也没有租车 只能坐台铁咣当咣当1个半小时才能过来!我记得是1000台币上一次课 其实课没有上很久 大概也就一个小时 一个教练带5人 然后教练就把我们召回岸上 说要保存体力歇一歇下午再来 1000台币是包括上课 rashies(就是图上我身上那件 可以翻译成防磨防晒衣吧) 还有一天板子的租用费
因为我是游客 下午还有别的地方要去。。回岸上洗洗就准备回去台中市区了 这家店距离最近的苑里火车站还有几公里 必须要大搭车的 我从火车站出来就直接做了计程车 那里很多司机都在等待接活 然后回去的话我留了司机电话希望他能回来接我 开车5分钟左右的路程 收我180台币 好黑!快11点我这边结束的时候打电话给司机 他却说他拉活拉到市区去了 回不来接我 让我打给他的朋友另一个司机 数字居然和我讲台语 尼玛根本听不懂啦 只好请一同学习冲浪的另一位大哥帮我听译 打过去还是没人接 就在我发愁如何回去火车站的时候 我看到一个单独来冲浪的大哥准备开车走人 我问他能不能带我去火车站 我可以给他钱 问他是否顺路 他说要回台中市区 我马上想到说 那我和他一起开车回去不好吗!我不要再坐那什么劳什子台铁了 什么古早情怀 小清新都是骗人的 现实就是无敌浪费时间!!最后大哥把我拉去了我下午想去的丰原火车站 超级感谢他 他不要和我收钱 我最后硬塞给他350块
扯远了 所以这次冲浪体验如何呢?现在回头看来 我觉得:不好
因为 我认为冲浪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 海上安全 遇到rip(离岸流)怎么办 落水如何自我防护?热身?如何看浪?什么时候是好的时机?浪的不同形态?一天中什么时候是冲浪的好时候?这些都没有涉及 到了以后就给我们板子让我们模拟划水 起身 压板过浪 坐板转向了
不过这也可能是大部分来上课的人都是一日游 所以不可能系统地铺垫 这里课程的目的也就只是为了大家大概明白冲浪的流程吧
那一天后我有几个感受:
1. 冲浪好累啊 第二天全身酸痛
2. 冲浪板好重又好胖 根本不能像影视作品里的人那样帅帅地用胳膊夹着大步流星 只能用头顶着 蠢蠢的
2020年 时隔多年重新接触水上运动和冲浪
16年台湾之旅之后我就回来了澳洲继续学业 我所在的南澳市区并没有适合冲浪的海滩 要一路南下 才会变得适合冲浪 比如坐火车35分钟的Noarlunga 再往南的Moana Beach 还有距离市区车程一小时的Victor Harbour地区的Middleton 都有比较好的冲浪社区
但是学生党+没钱+没车+没时间 我就一直搁置了冲浪这件事
2019年7月底我搬来西澳 认识了一些当地朋友 慢慢开始用朋友的器材一起kayaking(第一次尝试是在袋鼠岛 冬天 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又爽的不行)然后10月我开始想学习SUP(立桨) 在google搜索到一个距离城区20km的店铺 老板是个法国人 说天气有点冷还没开课 等开课了叫我 过了一个月我又联系他 就联系不上了。。法国人真是没谱
也是经朋友介绍 找到了现在的冲浪教练 T她来自英国 小时候和家人移居澳洲 但后来自己又回了英国 19岁开始接触冲浪 成为了冲浪运动员 据她所说 自己的冲浪竞技生涯一直称不上顶尖 只能说还行 后来转行做教练 反而带出了冲浪全国还是世界(记不清了)第9名的学生 从此发现自己在教育培训方面可能更有天赋 比起作为运动员 更适合做教练
2020年1月18日 我和Tracy第一次见面
当时我只是想学习SUP 教练带了两支epoxy(环氧树脂)的SUP板子 一个8‘6长 一个10‘2 相比起冲浪SUP上手很容易 除了刚上去我因为平衡问题摔下来一次 其他时候我都能在板子上站的比较稳 不过当时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一个小海湾 不远处有礁石 把大浪屏蔽了 所以这个海湾内一直比较风平浪静 适合初学
我个人觉得SUP初学者最好选择水面比较平静 风比较小的时候开始
玩SUP有几个点要注意
1. 充气板子比较容易找好平衡 但是因为较厚 一般至少8-10cm厚 会很容易被风吹跑 如果你去海上玩 离岸风 你往外面划是很轻松的 但是回来就难了 因为新手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抵抗大风 20km/h以上 比较危险 充气板子比epoxy便宜 一般价格600刀左右就可以买到还可以的 当然上不封顶 我买充气的是因为我可能时不时跨国搬家 想着这样可以直接托运不用算超大行李 而且还可以背去任何地方去划 可事实是 充气是个体力活 从0psi打到15psi 娇小妹子很难的 我也是从一开始15分钟才能把气充好 到现在8分钟 臂力都是练出来的 前期很困难 同时不要以为放了气就很便携 光板子本身就有10kg了 背着背包到处走去paddle?觉得自己当时太天真 现在更想要个epoxy的 但是跨国搬家又不好带 纠结


2. Epoxy板子比较薄 可以切穿浪花 风大的时候受到的影响没有充气板大 但是浮力(volume)不如充气板 动作不当容易落水 Epoxy板子价格略高 850刀起是很常见的

3. 无论什么板 初学者最好从10寸左右的长度开始 浮力较好 慢慢熟练了可以到8’6 小的板子转向更灵活 我练习的时候也试了8‘6的epoxy板子 平衡还好 但是感觉没有10’2的稳 容易晃悠
4. 如果要触礁了或者接触什么障碍物 如果来不及掉头 就早些跪下(一个安全姿势)不要再划水 等板子慢慢接近障碍物 伸出桨去顶障碍物 把自己推离开 一旦安全推离 赶紧往安全的地方划 越快越好
5. 如果风太大被吹走 要降低重心和风阻避免被吹得越来越远 人可以趴在板子上 把桨放在身边与身体平行 或者压在肚子下 像冲浪那样 划水划回岸边 这个一样需要体力 初学者要注意
6. 遇到大浪怎么办?初学时期不要跑去浪很大 很多白浪花的地方 如果真的作死去了 遇上浪花 一个方法是在浪花接近前 大概0.5-1m距离这样 趴在板子上 尽可能扶住板子穿过浪花 如果浪太大 那就赶紧弃板跳水里躲避吧 因为有脚绳 等浪过去了可以把板找回来的 注意不要跳到板子后方 要跳侧面同时注意保护头部 可以把头低一点 避免被自己板子拍到
7.在深水区上板问题 如果在深水区(够不着水底)弃板 怎么上去呢? 一定要注意人要先飘起来 腿不能伸到板子下面乱登 这样一定上不来 把板子想象成学游泳时的泳池边缘 自己扶着板子把身体飘起来 不要太频繁踩水 尽量放松 然后如果左边上板 就把右手伸到板子右边抓住板子 尽量撑起身体 把右腿先平行于板子侧边迈上去 再左腿 反之亦然
2020年2月2日 第一节和T的冲浪课
和教练的第一节课 是和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上的 羡慕他们可以十几岁就学习冲浪 自己还是开始的太晚了呜呜呜 教练让我用左膝-右脚-站立的方式起身 但是我当时对于在台湾学习的那种脚来支撑跳起来的起身方式印象深刻 所以一时改不过来 一节课下来 我可以在8寸的板子上成功站起来了 感觉自己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在冲浪这件事上 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beginner 我所在的地方很适合冲浪 基本都有1.5-2.5m的浪高 冬天可以达到3.5m 同时风大 也很适合wind surfing和kite surfing
我所去的三个海滩 the showers/ Backas和Glennies Beach都是海水很浅 平缓地加深的沙滩型海滩 这种海滩就算落水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不像礁石海滩或者很深的那种海滩 也因此很多初学者 从2-3岁被家长带去学冲浪或者玩趴板的小朋友 到20-40岁的成年人 大家都选择来这里学习/练习冲浪 我有时候会偷闲观察其他人的进展 看到他们被浪拍下板子 或者没站稳摔下来 又默默拉着板子回去准备抓下一道浪就觉得很打鸡血 我和Tracy说过 我最喜欢冲浪的不是冲回来的感觉 而是划水出去 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点那种不愿放弃的精神 我不觉得冲浪是在駕浪 对于自然我一向充满敬畏 在海上的我滿是谦卑 我不想要征服海浪 我只想感谢海洋允许我去经历自然的奇妙力量的机会
我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长为一个中级冲浪者 这样我就可以划过大浪区 到达平静的区域坐板等浪来了 而这也是我喜欢SUP的原因吧 冲浪者必须要待在浪破开的地方(where it breaks) 所以通常离岸只有100多米 而划SUP的时候 我可以去到350-400m远的地方 通常会翻过好几个浪头才能到达那边 在我看来 白浪后面带给我的只有平静 那里没有突然的潮涌 或者翻滚的破浪 那里只有海水撞击板子的声音 所有海水的喧嚣都在身后 对我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才能有的平和
2020年2月16日左右 收到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SUP板
向T咨询后 我买了上面那个充气板 收到的第一天 我就兴冲冲的跑去Bluff Point试划 当时上肢弱鸡的我根本没办法把气打起来 自己哼哧哼哧忙了半天 气压计才到10psi 最后还是在bluff point遇到的一个德国女子 看我打气打到整个人快心脏病发作了 和我聊起来 最终帮我把板子从10psi打到15psi的 那一天风起时很大 而且应该是南风 整个海滩的水飞速流向下一个海滩德国女问我 今天玩sup不会风太大吗?但那个时候我根本不会看风啊。。。上了板子 板子和浪平行 马上被一个浪扑倒在沙滩 屁股居然摔青了
现在的我会观察风速(超过20km/h就算了)和风向(离岸风我绝不出去 虽然现在自己的力量应该足以安全回岸 但因为自己通常都是一个人去海上 保险起见 还是不了) 也知道最危险莫过于板子和浪平行 很容易翻 一定要尽可能垂直于大浪才有可能渡过 从最开始只敢在小水湾 到现在大浪也敢出去到350m以外 自己的SUP真的进步了很多 和冲浪不同的是 SUP可以依靠自己练习慢慢精进(非竞技型SUP) 可是冲浪就难很多 而且对力量和体力的要求 脚安放的位置每差1cm 可能就会对你的平衡 架浪的速度和转向等操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冲浪不是一个容差性强的运动 相比于冲浪 我还是很乐于看到国内多普及SUP运动的 毕竟老少咸宜
这一天之后 T就要去日本了 她说3月回来后我们再联系上课的事 之后 澳洲的病毒就爆发了 很多事情也因此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