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30天学习计划
五月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
从头到尾理解一遍《声律启蒙》。正好一天一篇(共30篇),最后一天留作总结复盘。这样做的意义是帮助自己提升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小时候没老师启蒙我,现在只能自己启蒙自己。
目前手上有两个注本,一个是中华书局檀作文译注的,一个是浙江古籍出版社朱子云主持评注的。
前者译注精良,不仅有详细的注释,而且有达雅的翻译。我既能从中了解丰富有趣的典故,还能欣赏优美流畅的译句。
后者的好处是有拼音,注释较简略,方便我快速翻检和朗读。除此以外,我还配合婷婷姐姐的诵唱,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同时还随练歌喉,加强对内容的记忆。一开始我还想争取把文句背下来,但不得不服老了。成人的强项在于理解,不再于背记。我不强求自己了。
今天读到“上平三江”,有以下几个有趣的发现:
1、“宝剑对金缸”,檀注认为“缸”同上句的“釭”,指古代宫殿壁间横木上的饰物,又指灯盏烛台,因为避免重复韵脚,所以用“缸”不用“釭”。但朱注引刘熙《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镞为“釭”。当“金釭”解为金属铸成的“箭镞”,才能与“宝剑”对仗。我没去翻资料考究,但觉得后者更有理。
2、“道旁系颈子婴降”,檀注指出通行本《声律启蒙撮要》作“系剑”是语典之误,“系剑”之人是《史记·吴太伯世家》里提到的季札,而不是秦始皇之孙子婴。
3、朱注作“皓月照书窗”,檀注作“白月照书窗”。待查。还有檀注指出“淙”、“撞”要按叶韵读,朱注标的还是普通话读音。由此可见倆注本的句读是不一样的。
4、关于多音字“朝”、“宿”,在“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釭”中应念zhao1、xiu3,而婷婷姐姐是不是读错了?
最后谈谈要不要播放《声律启蒙》给孩子磨耳朵,最近看到的观点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磨耳朵的作用。要让孩子读懂,大人先得学会用合适生动的语言讲解出来。嗐~活到老学到老呀~
-
王二大闹天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9 18: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