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去的书和说过的再见
我清楚地记得,何时何地怎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过我生命,他们中有些人被淡忘了,有些人则会永远记得。
送书的原因有两个,有些是为了继续保持友谊面向未来,有些是为了毕竟相识多年给过去个交代。
说再见的原因一直在变,我自己还没搞清,献给我认真选择说再见的人,献给曾认真听我说再见的人。
一、大学的时候

这四本书是在王胖子饼屋后的那个书店买的,依次留给了室友小胡、任帅、大款、小呆,健哥和奶波我觉得不必留。
离别是什么?我还不知道,不知道和这些人的离别将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离别,以后的离别会鲜有超过他们的,那时年纪小憨憨地以为离别更多地意味着它的反面——重逢,从20岁到80岁还长,再见很简单。只是假装知道,那天一早趁他们还没回来,我写了些挺煽情的字眼作为寄语,把书摆整齐在桌上,打包好行李,偷偷地就走......结果还是在校门口碰到了他们,他们几个跑过来,我记得他们当时皱眉的表情,但忘了说过些什么,后来车子就开动了......我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了那次离别。
二、太原的时候

这瓶茶叶水,我们称之为“神仙水”。毕业后,很少遇见敢打趣我、也肯花时间打趣我的人,继峰是个这样的孬种。我忘了送他什么书啦,也忘了书上写的什么寄语,哈哈。

这幅字,是保君送我的。后来每当跟朋友聊得比较深入时,我常常会谈起他,他是唯一一个如铜镜般让我反思到我的品质有多么低劣的超级无敌大好人,就在我觉得我的品质优于身边很多形同废物的人渣时,他把我秒杀了。他是那种少有的你不用刻意去挖掘就能发现他身上挂满了很多好品质的人,遇见他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考虑一个人品质的内核究竟该是些什么,谦卑、善良、坦诚、纯净、etc etc,他安静乐观地生活着,是那种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的人。我忘了送他什么书啦,也忘了书上写的什么寄语,哈哈。
离别是什么?我还是不知道,那时还年轻傻傻地以为离别更多地意味着它的延展——新生,一心只想着要去认识更多的人,要去看看更大的雪。
三、哈尔滨的时候




这是一段绝美的回忆,但我不能在这里就草草打开过去的大门,如果要写小说,这里将是起点。《顾城诗集》、《汪国真诗集》、《北岛诗集》、《海子诗集》、《肖申克的救赎》、季羡林散文《做人与处世》、季羡林散文《一花一世界》依次留给了七个不同的人,也忘了书上写的什么寄语,哈哈。
离别是什么?这次我终于看到了离别本身,不再是它的反面或延展,离别是说了再见,我们可能就真得一辈子再也见不到,这里太远了。散伙饭我们吃了六七顿,每顿不是醉醺醺就是泪醺醺,老屠说我“孩子还小感情丰富,以后多经历几次就不会哭了”。我和存情走的时候,老屠和老唐给我们送行,破例地我竟第一次挥起了手,迪一也祝我们一路平安将来顺利。
四、杭州的时候
1、夏夜(18年5月26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缘何五月离别多。
再见,如果要说两次,那真是杀人的秋风,是这世上裂口最细最深的痛。我们这一次说了再见,也许就真的是再见了,杭州这地方并不大,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也就没有了再见的理由。
《少有人走的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共产党宣言😂》依次留给了星俊、翔仔、应芳,也忘了书上写的什么寄语,哈哈。
离别是什么?离别是我们虽身处一地,却没有了再见的理由。
2、又是夏夜(20年4月29日夜)


苹果的确是替代掉西瓜了,......
预演过很多遍,但真正到了要分开的时候,却怎么都不舍得说“再见”,“加油继续努力”、“希望你幸运”这样鼓励祝福的话也说不出口,因为它们同样意味着结束。可如果什么都不说,就对不住此事久久萦绕我怀,于是写下了这篇。
每次离别,我们都有机会遇见更多的人,但不知道还能不能遇见像你一样的。
明天得把这些大学时候就买的书送出去,《爱以及其他》、《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依次留给了华仔、飞哥、复康、雪莉、文婷,最好的也挑一本留给曹晓琴。第六次送书,23本了,这是说我已经帮三分之一的朋友及联系人填平过麻将桌。
离别是什么?离别是过去被轻轻合上精心地压在苹果下,离别是现在什么都不想说却又感觉有一堆话想说,离别是未来不知道还能不能遇见像你一样的。
补充:4月30日黄昏下班的时候,办公室气氛怪怪的,平常大家早就回家了,今天似乎在等我,而我也在等他们,等他们走了我才好把最后一本书送出去。等来等去还是我先行动了,我们不约而同地都没说再见以及鼓励祝福的话,只是握了握手,说“下次聚餐见”,我以为不会再发生什么,结果刚跟飞哥握完手走往华仔那边时,喉咙就哽咽了,我没再多说话,用手势示意其他人后,匆匆背起包就走了。出了大厦,我还是留下了眼泪,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可是我不想回家,感觉即便回到家这个最温暖的地方也还是找不回丢失掉的这个东西——已经不再对我附加条件、早已接受了我的、那个无比熟悉的公司和那群无比熟悉的同事,我好像被抛弃了,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接下来有附加条件的新公司和新同事,得再次努力让一个公司和一群同事接受我,得再次努力跟一个公司和一群同事变得无比熟悉,于是我憨憨地骑着车往相反的方向走。
五、后语
大概滑到这里会很困难,所以:
——我是顺带的吗?
——不,他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