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笔记1:怎么从养眼、养心到养神
怎么从养眼、养心到养神(三个不同层次)
养眼:“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李贺《南园》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养眼往往是与形式美相关的 “有意味的形式”—— 商业化的张艺谋
养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养心就是并不为形式美雪所“迷惑”,而是深入到“内心的感动”的境地 “移情”
得鱼忘筌:欣赏诗歌、小说、散文,要“得意而忘言”;戏曲,要“得意而忘曲”——关键是“得意”,捕到鱼便扔掉工具(言和曲)
养神:“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养神——意境———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驭万景”
由实境与虚境共构而成———既要以实引虚,又要超越实而导向虚———马远《寒江独钓》———马致远 英珈登“形而上的质”
a. 养眼: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取悦眼耳感官
b. 养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取悦心与意的情感
c. 养神: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取悦“志”与“神”的存在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