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茉莉》影评
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大魔头,凭此片奥斯卡封后。 导演,“美国电影界惟一的知识分子”,伍迪.艾伦。 蓝色茉莉,蓝色忧郁。 主演凯特到今年2020年,也是年过五旬,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正是40出头的样子,演技也是出神入化,一秒入戏,一秒出戏。 Blue,在英语中有“忧郁”的意思,被凯特.布兰切特一演,何止忧郁,简直演出了神经质般的效果。 一边感叹演技,又一边感叹凯特的美,从20到50,真是越来越美。 故事本身不新鲜,还有点老套。 茉莉是嫁得好的典范,年轻时的茉莉大学还没毕业,即认识了纽约富豪,于是结婚,安心享受富太生活,周旋于纽约上东区,做了个名媛。 俩人虽只有一个富商前妻留下的儿子,但富商对茉莉疼爱有加,茉莉也从来不过问富商的生意和经济实况,只管在各种文件上签字。每天瑜伽、普拉提、名店、时尚娱乐圈、政客商贾圈,若日子如此这般下去,倒也下半生无虞。 哪知富商破产了。而这一切似乎是茉莉一手造成的。 起因是富商在做的一桩生意里,茉莉是觉得有猫腻的,而没有矛盾的时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云淡风轻。 可偏偏这个时候,茉莉知道了自己丈夫出轨的事实。这个事实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年。从秘书、朋友圈其他富商的妻子到仆人、健身教练,无一幸免。 茉莉找富商摊牌,其实也只是质问,谁知,富商居然要求他们“需要谈论将来”,因为他亲口承认自己“不只是玩玩”,而是爱上了女仆,要与她将来共同生活。疯狂的茉莉一怒之下拨打了FBI的电话,亲手将丈夫送进了监狱,丈夫后来在监狱自杀身亡。 茉莉的一团复仇的烈焰也灼伤了自己。政府没收了茉莉所有的财产,茉莉从贵妇变成了连一个固定居所都没有的身无分文的彻底的无产者。 怎么办呢?只好投奔同为被收养小孩的妹妹。茉莉与她一样,都曾是孤儿,都曾被收养,只不过她曾彻底改变了命运,她的妹妹仍然在底层挣扎。 妹妹丝毫没有嫌弃茉莉的富商丈夫前几年借投资之名,骗光了妹夫好不容易靠中彩票得来的20万美金,收留了她。将她安置在自己的平民公寓,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共同生活。 茉莉在牙科诊所找了份前台接待的工作。 可是,要开始新生活真的太难了。
白天在前台工作,晚上在线上学习室内设计课程,还要忍受妹妹一家及妹妹新男友的各种粗暴无理、妹妹男友的朋友自以为是的追求、牙科医生的性骚扰,这一切都离以前茉莉的生活太远、太不真实。 巨大的生活落差,加上经济和精神压力,茉莉重新呈现出了精神分裂症状,手抖、身体抖,需要随时服药。 茉莉的室内设计课程同学似乎带来了曙光。 她带茉莉参加了一次派对。不得不说,茉莉是属于她那个阶层的,她失去了一切,但是过去的经历都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她的品味、审美、认识过的大使和她曾经的圈内人。 在派对上,茉莉凭着这些积累,很快认识了一名即将赴任维也纳的外交官。而且,这名外交官也对茉莉着迷,很快提出了求婚,并将带她赴维也纳就任。 就在茉莉与未婚夫挑选钻戒的时候,妹妹的损失了20万美金,被迫去阿拉斯加铺油管的前夫出现了,并质问她。 茉莉的精神病症状随即发作,眼前出现了前夫跟她说小三的样子,茉莉几乎没有跟外交官进行任何有效沟通,随即下车,回家洗了个澡,披上她的香奈儿外套,走到街角公园,在一条长凳上坐下来,开始自言自语。 茉莉错在哪里呢? 茉莉从来都是在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活状态,但这种状态都不是自己给的,是别人、是婚姻给的,因此也是不稳定的、虚幻的、随时可以失去的。如同外交官的许诺,上一秒甘甜如蜜,后一秒便如同泡沫,破灭了。 茉莉与她的妹妹不同。 虽然都曾是被收养的孤儿,但茉莉不甘于那样如同尘土一般的生活,人应当在有限的年华中尽量去经历好的,茉莉妹妹其实也挺好,真是不挑,对生活不挑,对男人也不挑。 《蓝色茉莉》与另一部英剧《成长教育》有很多相似,都是女性的歧途、女性的觉悟、女性的教育,以及女性的成长。 如果你有了选择,记住,选择能够自己把握的; 如果你有了选择,必须是你自己给的自由;
如果你自由了,记住,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不要轻易放手。

-
露路886🍀🔑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3 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