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抖音上的一条养猫教学视频,我真的很想手撕一下这个大V…
昨天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很火的讲猫咪应激的视频,看完之后内心是非常崩溃的,一个200多万粉丝的养猫大V号,在3个加起来不到3分钟的短视频里面,至少犯了10个原则性的错误。一想到这种视频会被那么多人看到、并学习所谓的“解决方案”,就深深地为那些猫咪感到遗憾和痛心。。。
这个视频的背景是这样的:那个大V家里养了5只猫,有一只猫出远门回来之后,引发了其中一只猫的应激,他就开始介绍他是怎么处理应激反应的。不过他的做法真的是“从头错到尾”。
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几个视频到底错在哪里
错误一:

可以明显看出猫咪出现了应激反应,这种抱法是非常错误的,把猫咪的喉咙锁住,难道就是为了拍视频??展示给网友看这只猫的应激反应有多激烈??这会在原本已经很激烈的应激状况下,加剧应激反应。
错误二:

这就是出远门之后回来的那只猫咪。
(1)这种猫包非常非常不推荐大家使用,会让猫咪非常紧张害怕(因为完全暴露在外界的视野中,无法躲藏)。
(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猫包里的白猫非常紧张(耳朵的位置、神态、头颈肌肉紧绷、身体蜷缩)。
(3)由于猫咪主要是靠气味来识别其它猫或人类,因此出远门再回来的猫,很有可能会认为是入侵者,遭到别的猫咪的攻击和排斥。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把猫再次“介绍”给家里的其它猫咪。这个大v一进门就把猫包放在家里的正中间,还不打开猫包,“展示”给其它猫咪看,能不出问题吗???
错误三

领地意识较强的猫咪一定会凑上去对它哈气,甚至会攻击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白猫先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准备好充足的食物、水、和可供躲藏的地方,用1周左右的时间慢慢地让别的猫咪熟悉它的气味。不过这样做,可能就拍不出那么就戏剧性的视频了吧?
错误四

白猫从猫包里出来之后,银渐层就开始向它发起进攻,把它逼到了墙角,这时候,不应该再拍摄了,应该尽快把这两只猫隔离开。
错误五

这时候悲剧的事情发生了,这个视频的主角(左边的母美短)出现了,她在本身就很害怕的情况下凑过去看了一下,结果,银渐层转过头去就开始对美短展现出敌意。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重定向式的攻击行为(redirected aggression),意思就是猫咪在亢奋、高度紧张的时候,可能会把攻击目标转移到附近的猫或人身上。

于是,这只胆小的母猫,就出现了严重的应激反应。
错误六

出现应激反应之后,立马带猫咪去医院。这是不对的。出门、以及去医院,都会加剧猫咪的应激,让猫咪没有安全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移除应激源:在这个情景中,应该就是让猫咪之间相互隔离;第二,给予猫咪足够的躲藏空间,让猫咪平复一下心情;第三,观察猫咪的状况,出现更多的异常情况再前往医院。
错误七

化验结果发现,肝功能有一些异常,于是医生开了肝药。。。
不熟悉的药物、以及喂药的过程都有可能加剧应激反应,即使真的有肝功能的些许异常,也应该等猫咪稍稍回复平静后,再给猫咪吃药。
错误八

他家里的猫是凑在一起吃饭的,这一点也不推荐。当然,不少猫咪可能会慢慢习惯,但是最好还是把食盆、水盆等分开的远一些,让每只猫咪能有自己进食的空间。
错误九

该大V说,处理应激的时候,要给猫咪穿上衣服保暖????excuse me???我敢说,95%以上的猫咪会非常抗拒穿衣服,这绝对会加剧猫咪的应激反应!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
错误十

防止应激出现感冒?????真以为猫咪和人一样?应激=冻感冒???这个又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所谓的猫咪“感冒”和人类感冒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应激也不会引发“感冒”。
应激到底应该怎么办?
在这两篇文章里,我有详细地介绍过:
《说到应激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https://www.douban.com/note/747676509/
《猫咪性情大变,可能是这些地方出了问题》 https://www.douban.com/note/723753572/
大家感兴趣地可以翻翻看。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可能并不会有很多人看到,但是希望看到的朋友们能告诉身边养猫的朋友们,对于短视频平台上的所谓的“猫咪科普”、“养猫技巧”要谨慎一些,不能尽信之,很多所谓的大V的养猫“技巧”都是有根本性的错误的。学习这种错误的行为、并应用在自家猫咪身上,很有可能造成猫咪过度的应激反应,引发不必要的困扰(比如乱排泄、抓伤、猫咪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