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宋仁宗咋这么别扭
初看《清平乐》时,被大段大段的宋词,文言文砸得有得找不到北,感觉自己脑袋转得特别慢。不过,还是窃喜,以为终于有一部有史实的,有文化底蕴的电视剧可以追了。本剧以宋仁宗的视觉去编写的,但越看越觉得宋仁宗塑造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开剧就引出“狸猫换太子”的典故。宋仁宗自从知道了生母是李辰妃,一直为不能到生母前尽孝与刘太后闹别扭。在殿上故意借范仲淹为守孝辞官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日常中更是各种的不满质疑,是不是借题讽刺刘太后,时不时给刘太后找点不舒服。宋仁宗却像是忘了,刘太后这么多年对他的栽培,也选择性地不去想促成这件事的肇事者是他的父亲宋真宗。我们寻常百姓也懂得“生母不及养母恩大”。一个饱读圣贤书的人莫不是都傻了,连这点道理都不晓得。编剧大大,不能为了给宋仁宗编个悲催的身世就胡乱编造吧。适度的编造当然可以啊,但不能全然不顾人物应有的感情,为剧情而剧情吧。

令人费解的是宋仁宗与陈春熙的事。当时正是郭后被废,大臣们都在讨论皇后人选的时候,宋仁宗与陈春熙打得火热。在大臣们一致选出了皇后人选后,宋仁宗就要送陈春熙出宫。原因为宋仁宗不愿意像困住金丝雀那样困住陈春熙。编剧这又是唱哪一出啊。为了表现至高无上的人也有诸多的无奈,不能自己选自己爱的人做皇后,也不能留着自己爱的人。这场的戏剧冲突,怎么看都不能让人信服。一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多一个妃嫔又怎么样,喜欢就留下来啊,况且对方也喜欢待着这里啊。你还一定要别人走。这样做反而让人觉得宋仁宗有点假模假样的。编剧这是强行让主人公无奈而无奈。

在宋仁宗大婚后,因觉得憋屈,成婚当晚故意不进皇后的新房。第二天又良心发现了,毕竟长得丑也不是皇后的过错嘛,就打算向皇后表示歉意。谁知,一见这位大臣们一致力推的“貌丑不至惑君”的皇后竟是国色佳人,就顿觉得更加不好意思了。顿觉得昨晚不该与大臣们置气而不洞房。事实上,宋仁宗历史上的确是一位好色的君王。但编剧为了挽回宋仁宗在观众心中的光辉现象。事后,宋仁宗与身边的宦官为其正其名曰“不想勉强她”。明明是自己做得不对,怎么感觉是皇后的不是了。从此便与曹皇后开始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面对曹皇后这样的国色天香,她对你也有意,你对她也有情,也还能坐怀不乱。从此,就像两位合伙人,你管后宫,我负责前朝,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编剧难道就为了后面这五十多集而做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