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络
2003年通过网络评选 Webby Awards 初识 nerve.com,记得是最佳 copywriting。这个网站的内容对我有一定的启蒙。现在的nerve.com,经过几次转型和贱卖,官方微博已经永远停留在2016年。

never.com, 2007
TechCrunch 作为十多年前的科技第一博客,其地位早就不在。《经济学人》和 《哈佛商业周刊》的内容,和十年前比,也显得稀薄,前者的文笔辛辣,后者作为长尾理论等观念的出处,已经成为过去完成时。

never.com, social account
这一年,我发现通过订阅社媒,能发现并读到一大堆浅显的只存在知道和不知道区别的内容。去搜索各大网站的订阅,发现网站基本已经找不到 RSS订阅,只能用诸如Feedly 这类第三方内容订阅平台,读到的内容的精彩程度确实远胜于社媒。
于是,我发现离各大网站纷纷开始对阅读收费,形成付费墙,也差不多十年了。这十年,是内容泛滥,精品率降低的十年。于是,我开始相信,有的美好,确实是一去不复返的。确切说,这种美好,是生产者并不泛滥,且有一定理想的年代。
今后的人对知识的获取,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呢?大多数会消费抖音和头条这些免费内容。少部分人,会消费特定的收费媒体,让自己纵深的同时,横向收窄。极少数人,能做到横向和纵向兼顾。人因品味和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分化,确实会形成类似部落的单元。这在历史上,是从未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