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背后
关于吃播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看?这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
2、吃播up主风格各异,什么样的人喜欢看什么样的吃播风格?
1、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看吃播?这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
我一开始也疑惑,吃播有什么好看的。大家都会吃啊,又不是什么稀缺的事情。最近开始渐入吃播的坑后,也慢慢体会到了大家喜欢看吃播的原因。
a.吃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量大,博主们吃播不是拿着盆,就是拿着锅吃。而这量大的美食首先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么多怎么吃下去啊,其次是在吃的过程中,因其量大,似乎也随之慢慢吞咽了生活的所有槽点,以及深夜当下无法排遣的巨大的孤独感。于是看完,怀着重又对生活点燃的热情,满足睡去。
b.瘦削美女与大胃王的反差。当然美女的颜值也是大家追求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可能这种反差就是多数美女博主的吃播吸睛逻辑了。一张樱桃小嘴吃起东西来却更像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深渊巨口。看客们在公屏上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大家的食欲被点燃了,有说:馋死我了。好饿好饿。好想吃啊。当然也有一些为美女吃饭时的一颦一笑而吸引的,比如有人说:这该死的甜美。漂亮。姐姐妆容越来越好看了。姐姐手也好好看。姐姐眼妆我爱了。姐姐好可爱。。。。

c.看别人吃饭,听别人咀嚼食物的声音所带来的治愈感。美食天然治愈心灵。毋庸置疑。
“食色性也”。“这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其实都在强调美食的重要性。美食为什么重要呢?除了满足日常果腹的基础生理需求外,对精神的满足和治愈能力更是强大。

没有什么是吃顿好的解决不了的。心情不好了,吃点甜食,立马大脑里就会分泌出快乐的多巴胺,不再那么悲伤了。心情好了,约上好友一起聚餐八卦闲聊,满足当下心情喜悦亟待分享的心理需求,美食是社交的基础场景和媒介。现在大家谈生意谈项目培养感情团建都离不开饭局,可见美食的力量和存在感有多强。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极尽美食艺术的美食制作过程,再加上不紧不慢有条理的声音极富磁性的旁白收获了一众好评和忠粉。画面的帧与帧之间无处不涤荡着人间温情的烟火气和美食的天然美好与至真至纯之味。
所以看到鲜艳娇嫩欲滴的美食,就先治愈了一半了。我有时候没事,或饿了,或心情不好了,就会去菜谱网站看美食的图片,每次看完似乎就不那么丧了,似乎又重新激起了对生活的热爱。所以这也许就是美食天然的治愈力量。
除此之外,看别人吃饭或许是当代人的画饼充饥、或许是望梅止渴。看别人吃完后,我也饱了,不用担心自己吃带来的后果。
看别人做饭、吃饭,也是看别人生活。看别人生活能治愈孤独。别人也是跟我一样的普通人,也在装修朴素粗糙的屋子里做饭,也可能会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然而也会静下心来做一顿美食慢慢享受,we are not alone。
2、吃播up主风格各异,什么样的人喜欢看什么样的吃播风格?
以我为例,我想,可能是现实中缺乏什么,才会在手机上看什么内容。正所谓是为了满足那些未被满足但又很重要的需求。


有天晚上,一口气把所有大冬的吃播视频都看了,因为我是农村长大,自上学后就很少回去了,所以对农村的怀念时时刻刻都在。看苗大冬的视频,让我想起了我在农村的家,几尺围墙围起来的一番天地,随时抬头都能看到天空,鸟鸣不绝于耳。特别是雨雪季节,漫天的雨雪倾泻而来,像是自然在跟你互动说话一般总能让人注视良久,感动不已。当然,除了伴有对农村家乡的怀念之外,大冬的朴素的风格也是我继续看下去的原因。我想估计人人都怀念从前车马慢的生活,而农村似乎就是对这种生活的还原,朴素、自然、慢节奏。对什么向往,则表明现实的缺乏。现代都市年轻人生活快节奏,日日奔波于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大厦丛林中,大脑时刻运转应对客户、同事、老板,心灵奔波之苦让灵魂因此充满了对山的那一边的极度向往。山花烂漫、鸟鸣虫吟、袅袅炊烟、一粥一饭,人间至味是清欢。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这么喜欢看农村up主吃播视频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