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
看完毛姆的面纱之后,我一直在想他是在想表达什么。你说这本小说是关于婚姻的也不为过,里面讲述了几对人的婚姻:凯蒂的父母一直是女强男弱型,唐生和Doris代表着某个阶层的互为利益捆绑的婚姻,凯蒂妹妹的最为平淡却也是最幸福的,沃丁顿和那位满洲格格的相处看起来不平等而他们却也自得其乐,凯蒂和沃尔特是由开始的甜蜜到后来的相互折磨再到谅解。因为凯蒂的感情是贯穿在整部小说里的,我想以她的经历来考虑这本书的写作意图。任何一本书只要你从其中得到启发不管它是不是作者的本意对你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并非要千篇一律的去书写同样的东西,本来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偶然间知道面纱这个书名的来由之后我便理清楚我想要书写的角度,那就是凯蒂经历的感情变化和由此带来得自身的成长。
先看看雪莱的这首诗。
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
别揭开那些活着的人们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
尽管这都是些不真实的假象,
但却模仿着我们所相信的一切
而随意地涂抹上颜色,在其背后潜藏着恐惧
和希望,交织着不同的命运;谁曾将
他们的影子编织在那幽远的深谷中。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曾揭开这彩色的面纱,他在寻找,
他迷失的心灵是如此柔软,令他不懈追求着他爱的归宿
但却未曾寻到。唉,这世上已无一物
能够寄托他的爱。
他行走在沙漠的人群中,
就像是无边黑暗中的一片光辉,灰暗画面里的一块明斑,
他拥有一颗追寻真知的灵魂,
但像那传道者,也无法寻觅它的踪影。
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不知道它要写得是什么故事,看完之后我依然不知道作者为什么用这两个字作为书名。看了雪莱的这首诗后,我有点模模糊糊地明白了这个书名包含的深意。诗里写得是凯蒂,是沃尔特,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凯蒂作为沃尔特的妻子,我们从她眼里看到的沃尔特是个不善言辞,不会社交不懂幽默无聊至极的傻瓜,是个严肃又呆板的细菌学家。凯蒂年轻漂亮,家境良好,出入各种舞会,轻佻地敷衍着追求她的那些青年人。这些都是他们粉饰出来的另一张面孔,并非真实的本我,这只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作出的选择。实际上,沃尔特眼里的凯蒂愚蠢,轻佻,头脑空虚,他知道她的企图,她的理想,她的势利,庸俗,但是他爱她。为了欣赏凯蒂热衷的那些玩意竭尽全力,煞费苦心地向凯蒂展示他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的人,做这些违背了本我的事就是因为他爱她。他说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他如此卑微的全心的爱着得这个女人却背着他出轨了一个他瞧不上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时的凯蒂并不知道唐生的真实面目,而沃尔特却是清楚唐生的为人,他把别人都看得很透彻,唯独看不清他自己,当然旁观者清。真实的唐生也藏在面纱里,在某种程度上沃尔特之于凯蒂就和凯蒂之于唐生一样,如果说他们展现出的都是粉饰后的面孔,要说不同之处就是相较于后者的有所企图,前者都是出于真心爱着对方,为了对方甘愿收起自己,配合对方。
在他知道妻子出轨唐生之后,沃尔特肯定是经历过心里挣扎的,从凯蒂捕捉到的一系列变化里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斗争是多么的激烈。他最后做出了一个最沃尔特式的决定,给凯蒂两个选择,要么和他去霍乱横行的别处;要么唐生离婚并在一个月内娶她。之所以给出这两种选择是他清楚唐生是不会为了凯蒂离婚和放弃垂手可得的殖民地总督位置的,他是为了让凯蒂认清现实;他也知道带着妻子去霍乱肆掠的地方不合适,但此时的他对凯蒂因爱生恨,想在她受到唐生打击后再置她于危险之地而不顾,让她自生自灭。在这次博弈中,沃尔特赢了,他预料得很准确,凯蒂被蒙蔽了,唐生不过是个十足的利已主义者。沃尔特和唐生的面纱都被揭开了,真实的他们让此时的凯蒂感到恐惧和失望。
如果凯蒂就此沉沦,如了沃尔特的愿,这个故事也失去了吸引人的地方。到了湄潭府,沃尔特从未拿眼睛看过一次凯蒂,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救治霍乱病人身上。此时的他无需在伪装,他对凯蒂已没有了爱。在被沃尔特漠视的时间里凯蒂悄然地发生了改变,沃丁顿的出现对凯蒂的改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初见时凯蒂眼里的他是个精明,自来熟到有些不郑重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凯蒂在这个陌生地唯一可以说话的人。得知沃丁顿和唐生相识后,凯蒂找机会旁敲侧击地了解到他人眼中的查理是个深谙笼络人心,愚蠢,招人厌烦的且资质平庸的人,靠着妻子在背后出谋划策,且他时常会有些风流韵事。如果说凯蒂找查理摊牌的时候,她模模糊糊地不清楚他确实是不是身不由己,那再次从他人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之后,她该是醒悟了,唐生从来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不会为任何人放弃自己的利益。面纱后的这个人根本不是凯蒂爱着的那个人,她付出了爱和沉重的代价后开始反思。
偶然的一个机会凯蒂见到了出身高贵却令所有人尊敬的修道院院长,并得知沃丁顿有个追随了他很多年的原满洲格格,冥冥之中一股力量推着她必须要和追随沃丁顿的那个神秘的满洲格格见一面,她见过之后心里说不清的那种感觉开始明朗起来。凯蒂决心要开始在修道院帮忙做事,这令她感到久违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些悄然发生在凯蒂身上的变化让沃尔特吃惊和难以置信,而凯蒂也从修道院的修女那里得知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沃尔特,修女们口中的沃尔特伟大,高尚,热爱小孩。她开始认真考虑沃尔特这个人,他确实比查理伟大,她后悔自己之前的轻佻行为,开始怜悯这个男人,渴望得到他的原谅,不是为了她,是为了沃尔特自己,希望他放下执念,放下过去,没有心里负担的向前走。我原来认为沃尔特的死是因为绝望:他迷失的心灵是如此柔软,令他不懈追求着他爱的归宿但却未曾寻到。唉,这世上已无一物能够寄托他的爱。后来我觉得沃尔特是在心里原谅了凯蒂的,因为他临时前说得那句话“死掉的是狗”。他对凯蒂是由爱生恨,再到恨自己,恨自己的狭隘,偏执,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凯蒂的关怀,用死来解脱自己。
短时间内的这一系列变故催化了凯蒂的裂变。她已不再是几个星期前的那个凯蒂了,虚荣,轻佻从她身上消失了。她拒绝了唐生的殷勤,虽然依然爱着他;她想起了那个一辈子都被忽略的父亲,感恩于他为整个家庭的付出和作出的牺牲,请求父亲给他一个弥补过去的机会。她看到躺在床上已经没有呼吸了的母亲,这个曾经野心勃勃的女人,如今未竟夙愿了却了一生,多少让人感慨几分。一辈子工于心计,勾心斗角,追求的却是那些低级,无聊的东西。凯蒂惊讶于发现的这些母亲身上的世俗,她终究还是变成了和沃尔特一样的人,不再追求浮华虚无的名和利,她此刻该是明白了修道院院长说得那番话: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让我用沃丁顿对修女们的那番评论作为结束:我怀疑他们的理想是否镜花水月,并非如此重要。她们的生活本身就已经成为美丽的东西。我有一种想法,觉得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