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巳部》厶/私

厶【sī】,象形字,像一個頭朝下的胎兒,與「巳」字同源,是「私」的本字,本義是與「公」意義相對的私利,引申爲私處、隱私、自私等意思。
在「厶」用作偏旁部首之後,其本意便借用「私」字來表示,而「私」的本義則是莊稼。

《說文解字·厶部》厶:姦(衺)也。韓非曰:「蒼頡作字,自營爲厶。」
段玉裁注:衺(邪)字淺人所增,當刪。......公私字本如此,今字「私」行而「厶」廢矣。
《韓非子·五蠹》: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還的假借,自顧)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公厶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由此知古文「私」字作「厶」,八(分、背)厶爲公。「公」為六書之會意字。
造字之初本來意思是很明白的:只顧自己就寫作「厶」,與厶的意義相背離的就是「公」,公就是平分、公平的意思。
《說文解字·禾部》私:禾也。从禾厶聲。
段玉裁注:今則叚私爲公厶。倉頡作字,自營爲厶,背厶爲公。然則古衹作厶,不作私。
在「私」取代了「厶」之後,「私」的本義也就廢棄了。
《詩經·小雅·大田》:有渰【讀若掩】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渰【讀若掩】,烏雲密佈。萋【讀若妻】應通假為淒,雲雨興起。祁,眾多。遂,進、達。
烏雲密佈,雲雨興起。西周實行井田制,雨水降落到公田,也自然達及公田周圍的私田。
《禮記·孔子閒居》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莊子·大宗師》: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
難道父母願意讓我陷入這貧窮的絕境嗎?上天覆蓋著萬物,大地承載著萬物,日月應該也不會偏向只照著誰。難道是天地偏心而使我貧窮嗎?
《莊子·天地》:不拘(取)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
不奪取天下的利益而為一己之私利,不因為當上了王就以為自己處在顯赫的地位。
【少私寡欲】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節制私慾,淡泊名利)
从「厶」的會意字:公(平分)、鬼(人死後)、厷(上臂)、去(違背、離開)、參/叁(參伐三星)
以「厶」作意符的形聲字有:私(莊稼)、篡(非法奪取)
以「厶」作聲符的形聲字有:台(喜悅)、矣(語氣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