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有说服力的文章
说服就是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文章的说服力取决于结论和论证,要想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或方法:
第一、目的明确,设定目标。
目的想要实现的事项,行动的意图。目标是实现目的而设定的中途标纪。
比如:以说明“我不去参加明天的会议"为目的,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1、明天的会议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2、会议对完善我的工作起不到任何效果
3、领导没让我去
如果不能完成各个目标,就很难实现总目的。相反,如果能完成所有目标,应该就实现总目的。
我们自己都不能设计目标实现自己的目的,说明自己的观点,更谈不上说服别人,获得别人的赞赏和任可。因此,要说服别人,就要设定实现目的的目标。要经常开展设定目的目标的训练,多向自己提问,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我们要设定哪些目标?
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我们文章的说服力,还能提高计划力,预见力,执行力,回避危机的能力。
第二、结论+原因:原因承担着增强说服力的重要作用。无论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义正词严,如果没有写明原因,就不可能让读者接受。所以,我们应该记住:为了让文章有说明力,必须要说明原因。
我们可以在日常对话中开展结论+原因的训练,强化原因意识。比如:下周带全家去公园玩,因为下周是五一,让家过个愉快的五一节。
第三、举例证明
具体的例子具有增强说服力的强大效果,比如这样说:这个责任不能由用户承担;可能有人会怀疑,会不接受,这句话说服力就不够。但是,如果加上具体的例子:这个责任不能由用户承担,据了解,问题是系统内部设计和业务规则不一致导致无法补充上传文书。按业务规则,审核通过只要不影响审核通过的结论是可以补充文书的,但系统却不允许。和前面相比,加上具体例子后就更具有说服力。
打个比方,没有加具体例子的文章好比没加酱料的汤,索然无味,加了具体例子的文章则好比加了酱料的汤,非常美味。
要学习加具体例子,举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常做总结
总结就是提炼最本质的信息,比如,下面这段话:他打电话让我去开会,却没告诉我会议的议题,据我了解,这个会议和我的工作关系不大,以前很多次开会也是如此,让我参会,却不告知会议的背景主题议程,也不发相关的资料,一些和我工作关联不大的会也让我参加。
总之,他们在组织会议中有些想当然,思路不是很明确,很多问题没考虑到;也或许是对我的意见不重视,既然不重视,又何必让我参加呢?这种工作方式,既浪费时间又不解决问题,给别人增加很大的麻烦。
总之后面的话就是总结。总结的关键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从而凸显你最想要传达的信息,你想传达的信息就会变得明确,使读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要学会从前文概括出的本质,需要在平时养成总结的习惯,对此,"总结别人话语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在进行训练时,并非是随便概括,关键是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第五、区别事实和判断
事实是谁都无法否定的事,最具有说服力。
判断则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是通过作者自身经验、价值观、偏见过滤成的观点。
很多文章都存在把主观判断当成既定事实来写的问题,这样就会误导读者,造成虚假的信息,进而产生错误的判断。所以,有必要锻炼分辨事实和判断的能力,辩认出作者的主观判断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防止受骗上当的自我防御能力。
进行分辩事实的训练,关键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说的是事实还是主观判断。
第六、善用比喻
比喻,就是把各种事物、人、事情比喻成其它事物。运用比喻,使原来的事实更加形象化。
平时多做比喻的训练,培养比喻的感觉。学会替换成其他词语。
第七、防止信息遗漏
信息的遗漏会造成误解、纠纷。
防止信息遗漏,要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训练信息收集能力,经常开展5W3H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