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你买书了吗?你读书了吗?

“滴”当看到当当网发来的推送消息时,才知道4月是读书月书香节,打开购书网站,很多都有在做购书活动。正好有购书意向,就开始浏览了,原意是想两本书赠与好友,一本是目前在看的《旧时光的爱恋》,觉得还不错,自己这本又想留着,于是再买一本赠送好友,一本是余杰的《香草山》,春节假期里与好友提起过这本书,心想对方正好没看过,可以买一本赠与。看着看着一发不可收拾,自己也想添购新书,本来家里尚有许多未开启的新书,但许久没有买书了,忍不住想添置些新书。有些是浏览时无意发现的,感觉不错就加入购物车,靠的是眼缘;有些是自己本有意购买,搜索寻找。看得越多,想买的也越多,七七八八选下来,倒也不少。
通过这次买书,倒也刷新了我的一些认识。比如二手书也可以卖到这么高。《香草山》是我高中时看过的,当时借阅同学的书。我有同学甚是喜欢这本书,此书可谓是他的案头书(我虽也喜欢这本书,如果只能选一本的话,那我的案头书还是《红楼梦》),此书我更喜欢前半部分的节奏,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尽管如此,我依然很喜欢这本书,毕竟它是我当时所看的书籍里写作方式与其他书籍很不一样的,全书基本上就是延生与宁萱的书信往来与日记记录,一一翻看下来,很是觉得耳目一新,印象也是颇为深刻。这本书原定价是28元,现在网上一般都是二手书(目前我还没找到有新书卖的),记得大学时也是想买一本赠与小伙伴,都没能找到二手书,新书也没有,当时买到的就是打印版,何为打印版就是我们用A4纸打印的讲义然后装订在一起的那种。如今即使是二手书,卖价在一两百都是有的,我也是趁这个读书月活动打折时买了两本,一本留着自己日后想看时可随时翻看,一本是赠与小伙伴。如此买下来一本也是将近50元,已是原定价的两倍有余。我虽有这本书的电子文件(余杰的很多书,我都有电子文件,估计是某个时候找的资源),本可以看电子书,但我还是想买一本纸质书,翻阅纸质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本以为在这个电子书盛行的时代,很多人都不看纸质书了,甚至有些人觉得买的纸质书看完后估计都是不值钱的废纸了,然不是这样的,这本《香草山》的二手书就刷新了我的认识,看看它的卖价,你会发现原来旧书也是有升值空间的,可见书籍是有收藏价值的,它们并未退出这个网络发达,节奏极快的时代。
另一个认识便是如今的网购真是发达,涉及范围之广,覆盖面之全,选择面之多。不仅可以选择购买新书,也有很多购买二手书的网站,买与卖都可以,很是方便。我也是通过此次购买,才发现原来有如此之多的购书渠道。上学那会儿初中时便是在小学旁一家二手书店里租书看,价格实惠太适合学生党了;高中时便是在校区外面一家旧书店里买二手书,而全新书则是在下面“T”字路的另一条街道的书店里购买。现在也不知道哪里有二手书店,主要也是很少出门去“发现”,不过此次购书的意外之举就是发现了一些购书网站:比如支付宝上的积分可以兑换“领一本畅销书兑换券”,就会有张20元的代金券,在“好书抢不停”里可以去兑换一本20元的书,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书籍,但邮费需得自己出,一般是10元的邮费,相当于你10元买一本书。当当网上也有卖二手书的,输入你想要的书名,一搜索,就会出来很多,除了当当自营的,还有很多其他卖家,有些是图书专营店,有些则是二手旧书专营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豆瓣网上有个“我的书影音”,图书那一块分为想读、在读、读过,我也会在豆瓣网上先搜索出一本书,或是标注为想读、在读、读过,以此来记录,甚至可以在上面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可以选择购买,会给你推荐哪些网站可以购买到,比如购买纸质书一般会有京东商场、当当网、中国图书网、豆瓣网等、购买二手书有多抓鱼,购买电子书有豆瓣阅读、得到等上面购买,很方便。我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图书网上面买书,书籍很多。在多抓鱼上面也购买了一些二手书,如果遇到有本书你想买,但目前缺货,你还可以设置到货提醒,也可以在上面卖书,我看有些用户的卖书收入还真不低,多一种渠道,多一种方式吧。
前几天看到同学在朋友圈发了张图,她觉得说得很有几分道理,那张图里有这样一段话:如何选择配偶,其实,给你倒温水,半夜给你买烧烤,这些都不是稀有的物种。而现实是,有些人,无论男女,却偏偏为这种低成本的付出,感动的死去活来。真正的稀缺资源是对方的谈吐,对方的知识面,对方的商业视野,对方控制局面的能力,对方的情绪稳定。不要小看,上面这些特点,要培养这些优点,所耗成本是极高的,可遇而不可求。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战场的盟友,而不是找个人,满足你的懒惰和巨婴。当时只是匆匆浏览而过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我对上述一段话进行了一番思考。有次有个小伙伴送我书,我开玩笑的说:我现在估计也就书和护肤品囤货了,护肤品里主要是精华和眼霜,有时看到价格美好就买,没用完也可以先囤着,反正这属于易耗品,用着也快。女生嘛,护肤这一块不说精通,估计还是略知一二的,基本的水乳精华眼霜防晒还是要做的。联想到自己最近买的一批书,算下来自己有存货的就是书籍与护肤品,于是就自己的情况做了一番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不管是书籍还是所使用的护肤品仅代表个人的情况,仅从个人的角度去计算分析的,没有考虑推广度以及普遍性)
我的护肤品里主要是囤精华和眼霜,精华一般是100毫升价格在至少800元以上,眼霜一般是15毫升也是300元到400元不等,鉴于此,自己会在搞活动时囤货,以备后面持续使用。眼霜15毫升太少,不好对比,此处我就用精华来做分析。一瓶精华100毫升,我取平均值900元来计算,别说用一年,能用到半年都很是不错了。此处我就用最大值使用6个月来计算,那一年12个月两瓶就是1800元。一本书我按最高价30元来计算(其实有些书不到30元,通常二手书更便宜),那1800元可以买60本书,这样对比下来,哇,书籍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两瓶精华可以换60本书,那是书籍太不值钱了?不,我们再看看接下来的计算。
我记得当时看完一本三册的《平凡的世界》时,在朋友圈记录下一段文字:从1月25号到3月7号,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便到了3月,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也会在接下来的平凡日子里落下帷幕,整个2020年将过去四分之一。原计划等我稀稀拉拉地看完此书估计也是半年后了,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清晨起床前的一两个小时,从睡意中挣扎起,躺在被窝里慢慢翻完了一本书,时间走得很快,来不及驻足就已成为过去,在它悄无声息划过的同时也翻阅过3册书本,留迹于1251页的纸张里。窗外鸟儿啼叫,绿芽新抽,花开叶绿,灿烂的旭阳从窗外的一角斜射过来,撒下光辉,就将又是一天春光明媚……由此可见我看完那本书差不多1个多月的样子,那时还没正式到岗上班,时间尚且充裕,按我一般的看书速度,一本书能一个月翻完已是很不错的了。毕竟上班占去一天中大部分时间,下班后还要看专业书听课,备考专业上的考证(哎,谁叫我偏偏选了个考证特多的专业,从事这一行不得不考取相干证书作为后盾),由此我看闲书(非专业的书我都统称为闲书,闲情逸致,修身养性是也!)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之对看闲书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制和进度限制,随性而为,时间充裕可以多看些,时间不足就略微看一两则,看闲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赶进度,也不是为了考取什么证书(由此说来,我看闲书没什么目的性,不似看专业书目的性那么强,就是为了考取证书,因此我总结的是专业书是生存,闲书是生活;专业书是饭碗,闲书是诗与远方),只是为了延续一种习惯,保持一种爱好,不在于量的大小也不在于速度的快慢。
虽然我想看很多闲书,但在书的海洋里,在知识的天地了,在各科领域学问里,我都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穷尽我一生,也是无法一一翻阅完毕的。因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对于看闲书这一事,我靠得都是眼缘,随性,未看的书籍甚多,家里的存货也不少,可我并不急于一下子都看完,一本一本慢慢翻阅。我与它们都在慢慢的相遇相识中,也许中间我也会错过很多经典之作,那只能说我两之间无缘;也许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名不经传的小作家所著,遇到便是缘分。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这一句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人与书籍之间的相遇亦是如此!再则我对看闲书也没什么范围限制,大家之作,一家之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薄如小册子,厚如望而生畏的都不限制,有什么看什么。
也许有人会觉得那其中可能会遇到质量不好的或者没有意义的,鱼龙混杂,不经过筛选,岂不是浪费时间。这疑虑是会存在的,但我已说明我看闲书并不是为了要完成什么小目标、大计划,也不是为了想获得什么立竿见影的回报,所以这个疑虑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问题。刚好相反,我是这么认识这个问题的,当我看完《旧时光的爱恋》里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后曾写下一段文字:我记得我看的她的第一本书便是《十八春》又名《半生缘》,貌似拍成过电视剧,林心如演饰过,不过电视剧我没看过。那本书是在高中校区外面也就是那个叫什么西霸豆腐饭店的对面的一个旧书店里买的,6本10元(随手挑的,拿到便是缘分),虽然买的是二手书,但不影响翻阅,那便是我第一次认识和知道张爱玲这位作家,这位民国的才女!其后又看了她的《倾城之恋》(这个也被拍成电影)《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小艾》《小团圆》,但是《色戒》《沉香屑》没有看过,当然没看过的还有很多!当然如果你只是第一次看她的书,可能并不认同她是什么民国才女,什么旷世才女估计有些夸夸其谈了! 在以前有种说法是“那都是初中生看得言情小说”,都是写小说,为什么有些被定义为初中生看得言情小说呢,如《狼的诱惑》《龙日一,你死定了》《D小调进行曲》《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而有些也是爱情小说却没有冠之于“初中生看得言情小说”呢,比如辛夷坞,匪我思存,安妮宝贝(后面也称庆山),桐华,张小娴,饶雪漫等等作家的小说。是的,这就是写作者的水平!而我看过的那种初中生言情小说就上述的那几本,刚好也是初中时看的,本来几乎每本都至少有2部的,我都只看过其中一部,有些只看过第一部,有些只看过第二部,也不关心是否情节连续,本来就是看着玩得,毕竟那时看名著是主流。时隔多年,当如今和同学讨论起高中时所看的书时,我们依然记得清楚里面的人物与情节,仍回味无穷,并且经历过一番的我们,长大后的我们再看时觉得理解的又有所不同了,我们都彼此感叹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真得有它的原因!我想品酒师能品出这杯酒的与众不同,必定之前品尝过很多不同的酒,才对它的特别感到独特!当你看过很多风景后便会知道某处风景的不同之处,当你翻阅过不同作家写得书时,你便知她是那么独特的“一枝”!
由此观之,所谓见多识广,并不一定指你见识多了,就可以成为专家,而是你见识多了,你会有一套自己的认识体系,一套自己的评断标准,虽然这套标准不是国家化标准,更谈不上国际化标准,但来源于你自己的日月积累,所形成的一套你自有的意识形态,也许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便也由此产生,所以看起可能是浪费时间的事物,有时也未必都是那么的一无是处。我犹记得我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曾说过:“看书不要太受限制,多看些不一样的书,将你的思维打开。”因为每当她提到一本书,我们都一副茫然的样子时,她就会有一种类似鄙视的眼光,觉得我们怎么这些书都没看过,也可见那时只埋头于教材学习之中的我们何等的孤陋寡闻。大家也是在她的影响下掀起一股看书热潮,自此我们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书,她时不时也会提到一些书,然后大家就会买来翻看,同学之间也会相互借阅。
闲扯了如此之多,我们还是言归正传,继续进行我们的计算。在此我就按最好的状态一个月看完一本书,那一年12个月可以看完12本书,那初步计算60本书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看完。略懂财务或者经济学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时间是有价值的,通俗的说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会有一个利率,一年后当初你存在银行的一百元此时是大于一百元的(此处我们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因为有利息,而这利息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时间价值。那5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价值会是多大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这5年里你可以投资很多领域,你可以花时间研究炒股期待着大赚一笔,你可以花时间去运动锻炼你的身体,你看可以花时间去旅行愉悦你的心情,你也可以花时间去兼职更多的工作挣更多的钱,你也可以花时间再继续深造学习拿到更高一层的学位证书,总之所得的回报,或大或小都是有的。同样价值1800元的东西,两瓶精华一年使用完,而60本书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使用完,五年的时间不够长吗?5倍的差距,五年的时间价值,这五年你可以积累多少东西,储备多少知识呢?
现在来我们回顾下前面那句话“给你倒温水,半夜给你买烧烤,这些都不是稀有的物种。而现实是,有些人,无论男女,却偏偏为这种低成本的付出,感动的死去活来。真正的稀缺资源是对方的谈吐,对方的知识面,对方的商业视野,对方控制局面的能力,对方的情绪稳定。不要小看,上面这些特点,要培养这些优点,所耗成本是极高的,可遇而不可求。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战场的盟友,而不是找个人,满足你的懒惰和巨婴。”为什么说要培养这些优点,所耗成本是极高的,因为积累期长,见效慢,回报期不可估计,但一旦形成终身受用,若是培养的好,后期的获利性(当然此处不是指直接物质上的收益,而是运用后可以转换成实物性货币性等物质上可以体现出来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风险不大,指不定还可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由此观之,那60本书真的不值钱吗?书籍真得不值钱吗?非也,你计算的角度不同,答案则是不同的。两瓶精华1800元,而两本书60元,价差如此之大的只是各自所采用的原材料不同,而各自后期产生的价值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不能说护肤不重要,护肤品不需要,不应该使用较好的护肤品,而是想让大家明白一点,即使成本价不高的纸张,也不是没有大价值的,我们不应该轻视它们,它们虽然没有闪亮的名人给它们代言做广告,可它们就像散落在砂砾里的金子,它们不是沙子而是原本就会闪闪发光的金子。廉价的只是纸张等原材料,而白纸里的黑字当你翻阅后获取后,经你累积运用后才是你一生受用无穷的无形资产。
赠送好友的书本来早就到了,恰遇他出差在外只得周末返回后才能领取。周六中午一到家便去取书,然只取到一本,另一本不知道快递小哥放在哪里了,遂又要联系快递员。大中午12点过,风尘仆仆才回来,想着他还没吃饭吧,建议先弄些吃的,稍后慢慢询问,然他告知我:“太急了,精神食粮更重要,我问到了就去取。”隔着屏幕的远距离交流,我都忍不住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四月,你买书了吗?你读书了吗?林徽因曾写道:“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间四月芳菲显,
姹紫嫣红谁最美?
桃李争妍不及正在看书的你,
满园芬芳不如你的朗朗书声。
读书月,遇见爱书的你。

-
烟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9 14: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