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
昨夜读书读到凌晨两点钟,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新创作了几首短诗,表达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真正睡着了之后,我断断续续地做了好几个梦。在梦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熟悉的人物,例如,我昨夜梦见了以前在一起工作过的女同事。在梦中,她成了我亲戚家弟弟的女朋友,最后还结了婚。梦里的场景是她来我家里做客,我和妈妈接待了她,而后梦就断了。 我经常会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昨夜在杂志上读到的一篇,是法国作家居伊·德·莫泊桑写的《蜚蜚小姐》。 事实上这是我读莫泊桑的第一篇小说,在没买杂志之前,我也只是听说过他写的一篇《羊脂球》,但却从来没有读过。后来我买了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这才在这本书里读到了《羊脂球》。同时我还特别喜欢书里收录的一篇名字叫《项链》的小说,这也是莫泊桑比较有名的作品,至少在学生看来应该都有学过,包括《羊脂球》。 今天我还重新读了一本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次读的版本是我在去年10月份买的一本新书,书中还附带了一首鲁迅先生于1903年创作的《自题小像》,和7幅《〈朝花夕拾〉童年物品图鉴》,以及萧红女士创作的《回忆鲁迅先生》。 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我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读过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管经历多少年,这篇文章也依旧会是读者脑海中的记忆。 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篇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文章,它或许是一首诗歌,是一篇小说,又或许是一篇散文。而在我读过的众多散文作品当中,鲁迅、林清玄和毕淑敏写的散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在近几年,毕淑敏写了几本旅行类的书籍,比如《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和《破冰北极点》,这三本书我都有读过。毕淑敏分别在这三本书里别写了三个地方,第一本写的是非洲,第二本写的是中南美,第三本写的是北极点。这三个地方我一次都没有去过,而在我读过这三本书之后,仿佛就像带我游历了一遍。就像书上说的,来一次足不出户的旅行。 我原本想打算在今天创作一篇散文诗,可是我又不懂散文诗的格式和表达,所以在床上坐了足足有20多分钟,迟迟未能落笔。没过多久,我想起之前买过的一本《高中语文知识大全》,在这本书里有提到过关于散文诗的写法。书上说,写散文诗要有情感、有诗意,还要富有哲理,并以散文的形式不做分行来写。书上还说,散文诗大都写的很简短,不需要写的太长。知道这些之后,我想我应该知道怎么落笔了。可是我该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呢?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落笔,所以我要做长时间的思考,来想想我该写一篇怎样的散文诗,才能表达出我真正想表达的想法。而表达对于人而言又有多么重要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表达的能力,就失去了为自己辩解的能力。也正如那些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的人,他们就是有表达能力的人。 事实上我是在读过《巴黎的忧郁》之后,才有了想要创作散文诗的欲望。《巴黎的忧郁》就是一本散文诗集,作者是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如果有人说谁的散文诗写得非常好,那就一定是他了。 没有哪部散文诗集会给我留下印象,只有《野草》和《巴黎的忧郁》,况且我也只读过这两本散文诗集。法国诗人让·阿尔蒂尔·兰波称“波德莱尔是第一位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 诗歌的表达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是最特别的,因为诗歌的表达精短又独特。例如五言唐诗,全文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20个字。 人生如一首诗歌,精短又独特。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中,我们会经历太多太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天的日子都不一样,同时它也是不可复制。况且每个人的人生也只有一次,我们能够奋斗的也只有这短短的一生。 相信我吧!时间会证明一切,不会让努力过的人白白浪费一生。不管你是残疾还是健康,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比如,贝多芬创作音乐,荷马创作“史诗”。然而在我们当代也有这样的例子,就像脑瘫诗人余秀华和许天伦,他们都患有脑瘫,但对诗歌却仍有渴望,创作出一首首优秀的诗歌。 现在的我在想,我想要写的内容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就不想再继续往下写了。 全文到这里结束。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天气不是很晴朗,却也没有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