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自学笔记3 - 20200218 完美主义,苛刻标准图式的整理笔记
本部分所有笔记见 图式治疗(ST)自学笔记汇总
涉及到的三本书:
前两本是图式疗法,其中部分章节讲到苛刻标准图式。
第三本《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 》是针对完美主义的自助书,它的英文名“Never Good Enough”要顺口和好听得多(把编辑拖出去打!)。
(由于懒得打字我大多找了截图)
苛刻标准(也就是完美主义)在图式中的定义如下

《图式治疗》P17
- 苛刻标准图式的典型表现为

《图式治疗》P278

《图式治疗》P279
在《性格陷阱》中提到(P318),躯体压力症状十分常见。高血压、溃疡、结肠炎、失眠、疲劳、惊恐发作、心律失常、肥胖、腰痛、皮肤问题、关节炎、哮喘或其他许多健康问题。
我个人看法加一句,当压力很大时,通常会感到焦虑。在神经系统上焦虑常会在人的腹部位置反应。这是可能更容易造成一些患者(比如我)肠胃不适。
- 苛刻标准的类型
在《性格陷阱》里分为三种苛刻标准(P320)
- 强迫型 : 那种需要打理一切到井井有条的人,核心问题是控制
- 成就取向型 :工作狂,常见失败感,长时间处于烦躁或敌意的状态下
- 地位取向型 :过度强调认可、地位、财富和美貌等,虚幻自我。通常是对核心缺陷或社交孤立感的补偿。感到永远都不够好,感到羞愧,倾向于自我惩罚。
而在《Never Good Enough》中把完美主义分为了两类(P33)
- 外向型完美主义
- 内向型完美主义
在第二章(P39)和第九章(P241)做了更进一步的对比。
- 这个图式被归于“过于警惕和抑制”类别里。

《图式治疗》P16
《图式治疗》提到两个可能来源:
- 对父母高标准的内化
- 对自身无能图式的补偿
而《性格陷阱》里给了4种来源(P323):
- 患者在有条件的爱之下长大
- 达到某种要求,才能得到爱
- 养育者自身就是苛刻标准,因此成了患者的榜样
- 因此患者从不知道他们的标准已经如此之高,他们以为自己的标准和其他人一样
- 为补偿自己的缺陷感、社交孤立感、剥夺感或失败感而产生的苛刻标准
- 这种图式会与其他图式紧密相连
- 这种图式常常是患者获得成功的因素
- 但这种图式仍然使患者内心充满空虚感
- 在患者小时候,如果没有满足养育者的期望,会被羞辱或批判
- 在苛刻标准图式之外,通常还有自我缺陷的图式。
- 苛刻标准图式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这个苛刻的标准:
- 让患者做的更少
- 或不再要求那么完美
关于要怎样去解决,《性格陷阱》从P331-337写了一套推荐步骤。
《Never Good Enough》中的内容则更详细得多。第4章对过分高的标准本身是否有意义做出探讨。第5、6、7章从挑战非黑即白思维开始,对如何管控情绪,怎样用更辩证更包容的角度看待事物,如何安排行为等等,讲得非常之丰富了。还有最后的8-9章从人际关系角度去说。总之这本书看起来非常DBT。
最后以此图结束

《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 P280 (完美主义表示看到这个左右没排版对称的图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