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练习|两个人走出一个建筑,走进一个故事
他偷偷打量着儿子,被发现了只能尴尬地摸摸鼻子。和前妻离婚后,除了打钱之外,他几乎一个月都不会给儿子打一通电话。被婚姻束缚了十年时间,在离婚之后,他将自己彻底解放了,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就是泡吧、喝酒、打游戏,将除了泡妞之外一切年少时想做不敢做的事搞了个遍。其实他并非不好色,只是婚姻生活里无尽的怀疑、争吵、冷战消耗了他对女人的大半兴趣,到了这个年纪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应付新的男女关系,即便他母亲一直逼迫他再娶以便争回儿子的抚养权。 现如今,不必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自动归他所有了。一个星期前接到交警电话时他还有些难以置信。后来发现是前妻将自己的电话备注成了“孩儿爹”,这个称呼让他的记忆瞬间倒退十几年,他想起了初得麟儿时的欣喜,那是他们婚后最劳累也是最甜蜜的时光。 市中心的重大连环车祸,他从没想过这个词会和自己扯上联系。曾经他真的有愤怒到咬牙切齿诅咒前妻去死,可眼睁睁看着推进手术室的她被蒙着面推出来,他还是觉得心好痛,比当年毕业和前妻异地恋时候差点失去她要更痛十几倍。 十三岁的儿子已经和自己住了一个星期,可他们之间每天也说不上十句话。五年分隔的时光让一个阳光儿童长成了内敛少年模样,现在的他实在是摸不清儿子的想法和脾性。这世界上最了解而且也许是唯一了解儿子的她已经去世了,走得太急连一句话也没有留给他,想到这里他心底不禁有了一点埋怨前妻的意思,但他又瞬间反应过来这是不道德的。 现在的他和儿子尴尬地坐在大厅的长椅上,等待工作人员将骨灰装点完毕。工作人员邀请他一起进去整理亲人骨灰,他拒绝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至于轩轩还太小不能进去,虽然儿子自始至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他拒绝为前妻整理骨灰时转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说任何话。但那一眼让他感到害怕。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觉得真是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可实际不过半个钟头。工作人员将骨灰盒交给他,他喊上儿子说回家了。两人一起从殡仪馆走出去,夏日午后的阳光好晒人,他眯了眯眼睛,觉得心里平静了许多,至少前妻后事的处理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只需要带着儿子把骨灰盒送到孩子外婆家就好。 把骨灰盒送到孩子外婆家是他能想到最妥帖的处理,毕竟离婚这么多年,她早已不属于他。到停车场了,儿子终于说了一句话:“我和妈妈一起坐在后座。”他说,好。在红灯的路口他总想透过镜子看看后座,但是儿子一直低着头。怎么办呢,爷俩接下来还有那么多日子要过。 孩子外婆默默接过骨灰盒,把它放在预先准备好的供桌上。“建国你和我来一下,我有东西交给你。”他们俩一起进了里屋,岳母拿出了一个破旧的男式皮质文件包,打开里面有整齐的装订成册的A4纸。他吓了一跳,是前妻的字迹,还是那么清秀娟丽。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是未见其人先识其字,在签名册上就注意到与其他人龙飞凤舞不同的她。“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前些天我去整理遗物找出来了。关于你们那个家的日记我复印了一些给你。你以后带着轩子好好过。可以的话多让轩子来看看我这个老太婆。” 突然很想流泪,曾经的岁月又具象起来。暗恋期小心翼翼地试探、被室友起哄热血上头的表白、夏天公园湖边的散步、冬天商场逛街和火锅、青涩兴奋的初次、毕业前的争吵、异地恋的不安、在酒店二楼大厅前迎客、轩轩的出生、激情的丧失、离婚。也许一切都没有白费吧,都是经历,我们曾经很相爱。他默默收好,对孩子外婆说了一句谢谢,带着儿子离开了。 走出一楼的大门时,天气已经没那么热了,间或有风吹来。“我们去吃火锅吧,太阳快下山了。”轩轩突然笑了,这样对他说。“好,走吧,带你去我以前的老地方。”
【自我解读】两个人一起走出一座建筑,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殡仪馆,不过这一篇不算是死亡的主题。写着写着写着又飘了,变成了两次走出——走出殡仪馆和走出外婆家。走出殡仪馆,建国平静了许多,因为他以为一切结束了(其实并没有)。走出外婆家,轩轩平静了许多,因为他听到了外婆和父亲的话,以及父亲出门前眼底一闪而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眼泪。写到最后觉得自己写的是活下来的人的故事,人总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