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怀念过去的互联网的什么?
参阅:https://www.sohu.com/a/222380475_100091535
我总觉得,我一年比一年怀念以前的互联网氛围了。
因为以前的互联网让我觉得有趣、让我觉得新奇、让我觉得铺天盖地的不同见识让我耳目一新;甚至因为铺天盖地的世界资讯可以让你任意随手拈来,甚至会让人产生出一种互联网没有国界,世界人民随意往来,天下大同的错觉......
而现在的互联网让我觉得压抑、觉得心烦、觉得焦虑、觉得狭隘、觉得在固步自封,甚至不断怀疑自己的人生。

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我赶上了所谓的发展时代第二波高潮。
我注册的第一个邮箱是雅虎。第一个通讯工具是QICP,依稀记得那个时候,最早期的聊天都是去聊天室,喜欢哪个聊天室的名字就点击进去,看所有人天南地北的调侃一番,当然也可以选择公聊或者私聊。

刚开始的时候,搜索引擎并不流行,不像现在大家想看什么,第一时间反应就是搜百度,我也忘了我最初是通过什么途径,怎么得到网易、搜狐等等网站的网址了,不过那个时候,我其实就是经常是去看星座、看故事、看海外资讯等等。
那个时候,网络上的言论限制并没有这么多。大家可以随意的畅所欲言,可以随意讨论时事、讨论政治、讨论兴趣爱好,发布一些不为人知的资讯(例如最早期的、无修改的、血腥而黑暗的格林童话)。
而且那个时候很奇怪,大家都乐于开发技术,然后放到网上供所有人无偿使用。不论是游戏、动漫、各类文学、影音、应用软件、还是汉化字幕等等。
大家当年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爱发电”,通宵玩个游戏几百次,写出各种各样的攻略,或者长编大论的写计算机技术教程,然后无私的分享给别人,仅仅就只是很单纯很热血的得到别人一句“大神!太牛了!”
http://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 陶韵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84783/answer/1095640575
那个时候,似乎人人都可以泡在论坛上学技术,有所成的,也同样将自己的技术与心得无偿分享给别人。


曾经有段时间,黑客红客横行,大家热衷于用技术互殴,你攻破我的后门,我扔你一个木马。
大家在技术论坛上教你怎么从小白到大神,如何挑选组装电脑不至于被商家坑。有什么外挂技术让你的电脑更神奇更百搭更灵活。
而现在,我很不喜欢现在的互联网两个普遍的现象—— 党同伐异(只能有一种声音,我的认知就代表了绝对);贩卖焦虑(你考不上985、211你以后就绝对很惨,你三十岁还不结婚以后就绝对很惨,你丁克以后就绝对很惨,你XX岁的存款不到XXXX以后就绝对很惨......)。
例如《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以前大家把它看做和鲁迅一样的醒世箴言,用来反思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然后争取更强大更进步。而现在,大家把它看做卖国、看做辱华、看做奸佞之言。
曾经在新浪微博上看过这么一段话,这段话是我以前在小学时常听到的——
中日两国的小朋友一起去远足,日本小朋友背包自己背大人空着手,中国小朋友自己空着手背包大人背。在休息地,日本小朋友在不需要大人的帮助下,自己完成铺垫子、叠好脱下来的衣服、拿出饮用水和零食补充体能等等一系列的动作;而中国小朋友在哭闹打滚嫌苦嫌累,家长在一边铺垫子、脱小祖宗的鞋子,拿出饮水和食物哄他们各种忙乱。
以前老师这么跟我们时,是跟我们表达,为什么人家日本可以成为一个发达的国家?因为人家的小朋友自小就有责任心有担当不娇气不依赖人,人人当自强。而我们祖国未来就靠我们了,我们想要追赶上人家,就要从现在做起,不能在小事上让人比下去,不能让国际看着我们来嘲笑。
尽管这个故事这个道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进去了,但我自己却时刻谨记着,我尽管不能成为一个周恩来一样的伟光正的大人物,但我起码不能行为上给自己的祖国丢脸。
而现在呢?微博上再一次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批判,是为了键盘式爱国,斥责这个故事是一个伪造的谎言,责备当年的老师如何崇洋媚外、如何跪久了起不来,只看到外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自己的国家是如何的差劲的。
我简直惊呆了。究竟是你们的老师本身有问题,还是现在的人的思想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还有之前有个日本资讯博主发了一些消息,呼吁中国留学生不要弄脏弄坏租住的房子,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同胞丢脸,还给准备外出留学或者派遣工作的同胞带来不便。
结果一堆人在下面指责博主跪舔,说博主发国人的负面消息的行为才是真正给中国丢脸的,还说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品行低劣的人了吗?为什么只发中国不发外国的?
我又是满脸的讶异。我们“不听、不闻、不说”,这种事情就可以变成不存在,没有发生过了?我们不制止这种行为的蔓延,甚至各种暗地里当成是爱国行为的一种来支持,那么就能变成合理性正当性的存在了?别的国家就会当成是我们的风俗,不鄙夷不讽刺了?
我搞不懂那些人的脑回路。
现在的人都太玻璃心,甚至是不理智的爱国——递国旗阻碍田径选手比赛,选手不接甚至扔了国旗被骂;国外用了有雀斑的中国模特被视作辱华被骂;
我反而觉得,以前的互联网没墙的时候,我比现在更爱国。毕竟现在自媒体不负责任的言论太多,例如印度对中国将棋进行申遗、韩国宣城中国XXXXX是我们的(但很多后来都被人扒出是造谣)、很多国家都想回归中国(其他国家想回归中国是什么鬼?不过广州日报发文称,这种公众号都被封了)......害的我现在看到网络上的爱国写作时,心里要忍不住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热血澎湃的冲过去。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以前大家径自模仿鲁迅那种批判式的求进步(当然公知那种只抹黑,不弘扬改进意念的方式也讨厌)。而不是现在这种,只要有不同的声音,就各种跪久了、250开除国籍警告等等。

再来就是不婚警告、丁克警告、35岁职场焦虑、学历不足焦虑、存款不足焦虑......等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兴起了一股喜欢贩卖焦虑的风气。你活的再细致再优雅,总有人贱兮兮的跑过来告诉你,你这样是不行的,你华美的袍子下面,藏满了虱子,你精致明媚的表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的危机。
居安思危,是古人的到底没错。但人家用得着你不停的危言耸听吗?
说句不好听的,你又没有办法代替人家去生活,人家活着是感到幸福还是痛苦,用的着你去指手画脚?造成什么样的不好效果,你为之付上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