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大围与悠久的民间美食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部,其名始于1700多年前。始兴境内山地丘陵交错,溪谷纵横,土地肥沃,自古就有“粤北粮仓”之称。始兴这个韶关最美小城,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就连始兴的美食,同样是集鲜、香、糯等特征的客家风情。

枇杷
始兴县地属中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极适宜枇杷生长,有“中国枇杷之乡”美称。据史载,始兴栽种枇杷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当地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枇杷具有果大、色泽艳丽、柔软汁多、酸甜适度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酸芋荷梗
酸芋荷梗在始兴当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清光绪年间,因题写的“颐和园” 匾额而被慈禧赏识的印江书法家严寅亮,在京城也时常怀念家乡的酸芋荷。至今在始兴民间还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千有万有,不如酸芋荷下烧酒……

始兴花生饼
始兴民间特色小吃花生饼,具有香,脆、爽的特点,入口即碎,久吃不腻。
罩鱼头煲
行走在粤北山区,随处可见的竹林翠绿喜人,每年始兴人家都会挖新鲜竹笋腌制,而食用酸笋也独有心得,翻、炒、烹、煮结合其他食材食用,滋味变幻中显示的是每个人对食物的理解。始兴罩鱼头煲,火候将鱼头、酸笋的滋味在翻滚中激发出来,加点姜,去除鱼腥,浓郁的味道刺激人对食物的渴望。

肉丸子
始兴传统的肉丸子爽口弹牙,在猪绞肉中加入酱油,盐,酒,葱白,香菇,萝卜搅匀并搅出筋。吃起来嫩而爽口,清甜中带有嚼劲!让人忍不住多尝几个!
布袋鸭
从选取当地小肥鸭,将剔出鸭骨削下的鸭肉和切碎的金钩、对虾、鱿鱼、瘦猪肉、冬笋、香菇及莲子裹入鸭腹内,随后用油锅翻炸后的飘香,再到用筷子夹开,连肉带馅一起吃馅料与鸭肉的甘香,那种在反复缠绕的“香”,最后都绽放舌尖上。

清化粉
清化粉又称宰相粉,在始兴有着悠久历史,早在唐朝,始兴清化人就用自己的智慧,以山稻米为本,经一系列工序制造出了这种大米制品。后因这种传统工艺生产的米粉非常讲究火候和经验,成品炒而不烂,煮而不糊,入口柔韧,软滑清爽,在粤北地区小有名气。
始兴杨梅
始兴杨梅种植历史长达300年之久,杨梅主要分布在始兴县江口镇区域,种植面积已超1万多亩。规模之大、产量之高、影响之远、辐射之广位列广东之最。

全蛋煲鸡
全蛋煲鸡在始兴菜里久负盛名。始兴当地人说,每年除夕和中秋节,绝大部分家庭都会烹饪全蛋煲鸡这味菜,以示团圆、祥和如意。其来历深长,据说当初农村老百姓大多生活穷苦,购买鱼肉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家鸡不仅一般人家都可以饲养,而且还能生蛋。
它们两个搭配在一起就成了现在这味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好菜——全蛋煲鸡。不过,虽说材料易找,但却不是每个节日都能吃上。始兴民歌《十二月里》最后一段歌词说:“十二月里来十二月花,准备过年乱如麻,有钱郎子捉(买)猪肉,郎子冇钱褫鸡妈。”

走进始兴,映入你眼帘的是屹立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一幅幅神秘而绚丽画卷的围楼。据说始兴先后有大小不一的围楼500多座,现存较为完好的有近200座。这些围楼以历史悠久、结构奇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今天在这里就介绍其中的两个。
三栋屋围楼
位于沈所镇沈南村。整座围楼由青砖、河石和木构筑。该围楼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清代。面阔21米,进深18.4米,五层高约15米。顶层四角稍凸出。二层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栏(走廊)。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二层以上开竖一字形和圆形小窗,围内天井有水井一口,围内有木梯可登楼。

永成保障围
位于太平镇东湖坪村。整座围楼砖石、瓦和木构筑。该围楼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9.12米,进深20米,四层高约11米。顶层四面出檐,四角稍高稍凸出。河石砌墙到顶,红砂岩石砌拱门,青砖砌围角和窗,底层外墙厚1.3米。围内有天井,二楼以上四面出靠栏(走廊)。天井内有水井一口,红砂岩石凿成圆形井圈,直径0.92米。门楣“永成保障”,上款:清光绪二十一年冬,镜川兄弟叔姪造,下款:仙喦张之洞书。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