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沣河闲舍——窈窕食女借居乡村
一 泥土的亲切——下乡插队的回忆
前一年就签下了一个乡间院子,约四百平方米,一厅四房,前后院子。忙于各种事物,一直到2019年四月份进入春天以来,才在计划着合适的地块,种上合适的菜蔬和花儿。起名沣河闲舎。准备借居乡村获取一份安宁,慢慢回忆过往的岁月,缓缓码出文字,记录所有生活感受。
一个下午,我先画了一张草图,安排了前院子能够种菜种花的地块,找好了种子。开始干活儿!戴上一面胶皮的手套和胶鞋,一个大沿儿帽子,拿起工具,站在院子当间儿。开始挖土,一边平整,一遍勾勒出浅渠,准备插入红砖,做出分隔。大约两个来小时, 我的两位搭档轮流给我传递红砖,我蹲在地里,手拿两用小锄头和耙子,迅速而果决地挖出一个个小坑连成渠,把红砖的一个角斜着立进小坑里。一块块排列成一行行一圈圈,都露出另一个砖角。逐渐显现出了大致如图所设计的样子。中心大大的圆,围绕的是三个梯形半圆,和葡萄树下的一块类似更小的梯形半圆。再往外一圈,是四个三角形。距离遮阳棚最近的的地块儿是一个原来试种了油麦菜的类正方形及其延伸出来的一块长方形。整好了地,这是第一步。然后是考虑现有的菜种子撒在哪里?怎么撒?先浇水还是先撒种子?种子撒在刨出的低洼窝窝里,还是土埂上?


完全是另一种学习。一种非常有趣的学习和实践。
接受了种子撒成一片的教训,既不能插脚进入劳作,也不能下管子浇水。更不能用其他方法浇水。一浇水趴倒一片。实验着把种子撒进小窝窝,也实验着把种子撒到土埂上。大约用了一周多时间,分别在三月二十九日到四月八日种上了小香葱,四季豆,牵牛花,黄杨,红线椒,丝瓜,茴香和苦苣。还有搬动了所有的花盆排列在一进门的地方那个柴门下,种上了五颜六色的vilmorin;紫色白色相间的fleur de la passion以及淡紫色的牵牛花。加上已经移栽好的红色三角梅,还准备吊起绿绿的吊兰。希望形成一个迎宾花门。

所有这些活儿,都成了在我住院子里早饭后的运动和劳动,其乐融融。每挖开一个窝窝,每锄好一块地,浇上水,撒下种子,那油然而起的独特泥土味道就逐渐随着空气一起升腾起来。种下的是一个由衷心愿,一种美好希望。那泥土的味道仿佛已经夹杂了鲜花的芬芳和菜蔬的清香。也唤起了我在70年代插队下乡时一段段生活回忆。
由于地块还比较大,用盆子端水和水桶提水去浇地还是太费时间了。于是在网上购买了30米厂的管子和多用水枪头,接在水龙头上。晚饭后太阳落下,天气渐凉时,手持喷水枪,另一手不断扯着管子,调整着长度,变换着花洒或是注水方式,浇遍种上了菜和花的地块。黄昏时分整个院子都弥漫着水浸透了土壤而散发出来的泥土味道。
每一天的泥土都将孕育出理想的花朵!

二 沣河闲舍的一个早上

不知是前一晚上几点开始下雨的。一早的凉风又一次拂醒了我。7:28分。
我很快穿戴好了,冲进雨里。手中的一把剪刀和一个篮子,是为了剪出已经成熟的其他蔬菜,不至于让疾风大雨摧残。还要收回最后几根黄瓜。因为今天要连根拔掉黄瓜的蔓子,以腾出种植葱蒜,红白萝卜和白菜菠菜。

酷暑伏天也就是雨天最适合干活儿啦!
很快收获了所有的菜蔬,一篮子黄瓜,小到“黄瓜花儿”(一道菜名,指的是小拇指大小的黄瓜顶端带有小小黄瓜花儿)大到粗壮失去了细微毛刺的老黄瓜。倒在泥水里的葱,两个红了的西红柿,倒伏在地的尖辣椒和一把苦苣。然后迅速霸气黄瓜根蔓以及用来捆绑固定它们的竹竿,并一一挪出菜地,放在院里的空地上。
雨下得蛮大。半个小时左右淋透了我的衣衫长裤,袖子紧贴在胳膊上;浇湿了我头顶的帽子,脸上的丝巾。手套上随时可以拧出水来,那双高腰雨鞋已经糊满了泥水泥浆。如此全副武装本是为了避免蚊虫叮咬的,估计大雨中蚊子早飞走了吧!

我一鼓作气,一边解开竹竿上的一段段绳子扣,一边继续搜寻留在瓜蔓上的大大小小黄瓜。把抽出的竹竿整齐排放在门廊下,绳子黄瓜搁在一堆儿,只把剩下的枝叶杆根堆放在雨地里。
收拾起篮子以外的黄瓜菜蔬,把绳子和竹竿放进水槽里清洗完,分别晾在房檐台下和雨棚下椅子扶手上,以备来年再用。
拿出我的淋浴帐篷,打开热水器,让热水肆意纵流,冲刷过我的脸颊指缝身体,享受劳作后这一刻雨后舒爽。之后惯性般抱起湿漉漉的所有衣装放进洗衣机里。。。。。。

我望着眼前的雨帘,院子,一切清新至极。雨水也赶走了暑气,带来凉爽和清新空气。我喜欢这一刻,我喜欢雨水,我更喜欢这一番雨中劳作和劳作后的神清气爽!
安静,周遭一片安静。只有雨声和着风声。

